【理响中国】奋楫扬帆 谱写网络强国建设精彩华章

【理响中国】奋楫扬帆 谱写网络强国建设精彩华章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24-11-21 15: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今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各国正致力于构建具有本国特色且彼此关联的数字生态系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信息通信技术持续迭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网络空间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规则制定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互联网世界大会迈入第11个年头,面对如何高质量开启“下一个十年”新篇章这一命题,我们要深刻认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锐意进取,共筑发展“新生活”。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要时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升级,我们必须依据这一变化,重新规划和升级我们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在更高的水平上建设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网络信息服务的期待。在教育医疗、学习成长、基层治理等关键民生领域加快智能化服务的普及,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价格合理且质量优良的网络信息服务,让数字化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同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适老化改造、5G技术运用、APP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整治、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美好生活。

凝心聚力,引领科技“新浪潮”。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要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重要力量。当前,“数字”正沿着田埂悠然行走,农业现代化呈现出“智慧农业”的新样态,“无人机”已悄然成为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新式农具,数据资源为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社会生活注入新活力。一方面,我们要紧紧牵住信息通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产学研协同发力,在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数据领域实现网络前沿技术、网络颠覆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只有尽早解决那些制约我们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还应办好各类数字研修院等机构,建立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国际组织、高校、专家学者的智库,培养更多顶尖的专业人才,才能形成网络空间的显著竞争优势,筑牢网络强国建设的现实根基。在全球范围内缩小数字鸿沟,推出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使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智慧引领,开启城市“新篇章”。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3年达到53.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要将重点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医疗、工业互联网、智能物联、AI电商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的革新和升级。为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城市各种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携手前进,共绘未来“新蓝图”。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我们要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倡导一种全球治理的观念,即共商共建共享。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风起云涌,各国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加强跨国界的技术交流,共享创新成果,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首先,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确保各国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及伦理规范等方面能够保持沟通顺畅,协同并进。其次,我们应推动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等方面,共同制定国际公认的标准和原则,以维护全球用户的权益和利益。最后,我们还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性,努力缩小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通过技术援助、人才培养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让数字红利惠及全球。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携手构建一个安全、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未来,让科技之光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时代大势浩浩荡荡,数字浪潮万千气象。站在“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上,我们要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研究阐释,共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让各国人民共建网上文化交流平台,共享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助力文化多元共生。争当数字中国建设的探路者和先行者,在迈向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扬时代进步之帆,展现大国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明冲)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