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成果丰硕,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美两国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一)中美是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
双边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是1979年建交时的275倍,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8倍多。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自美国进口分别占当年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4.7%和6.3%;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自华进口分别占美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7.0%和13.8%。
美国对华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对全球出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中国成为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24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额1435.5亿美元,较2001年的191.8亿美元增长648.4%,远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183.1%的出口增幅(图1)。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煤、石油气、药品、汽车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大豆、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市场,集成电路、煤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医疗器械、石油气、汽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根据联合国数据,2024年美国出口中51.7%的大豆、29.7%的棉花、17.2%的集成电路、10.7%的煤、10.0%的石油气、9.4%的医疗器械、8.3%的载人机动车都销往中国。
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强。两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双边贸易呈互补关系(表1)。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前五大类商品为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家具、玩具和塑料制品等,合计占比为57.2%。中国从美国进口前五大类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光学仪器和大豆等含油子仁,合计占比为52.8%。机电产品在中美双边贸易中较为重要,产业内贸易特征较为明显。
(二)中美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
美国服务业产业门类齐全,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总体来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对服务需求明显扩大,中美双方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1-2023年,中美服务贸易额由89.5亿美元扩大到668.6亿美元,增长了6倍(图2)。根据中方统计,2023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服务贸易伙伴;据美方统计,中国是美国第五大服务出口目的地。
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逆差规模总体呈现扩大趋势。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1-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由56.3亿美元扩大到467.1亿美元,增长了7.3倍;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11.5倍至265.7亿美元(图2),2019年时更是高达397亿美元。2023年,中国仍是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占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总额的9.5%左右,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旅行(含教育)、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运输服务三个领域(表2)。
中国对美旅行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3年中国赴美游客约110万人次,在美消费占美国对华服务出口总额的14%,旅游、就医、留学仍是赴美服务贸易消费主项。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对中国旅行服务(含教育)出口从2001年的23.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02.3亿美元,扩大了7.8倍。
中国对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持续增长。2023年,知识产权使用费仍是美国服务贸易主要收入来源(占比13.1%)。据统计,美国从中国获取知识产权使用费占从亚太地区获取知识产权使用费总额的五分之一,占美国从全球获取知识产权使用费总额的5%。
(三)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中美货物贸易差额既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两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格局决定的。中国并不刻意追求顺差,事实上,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从2007年的9.9%降至2024年的2.2%。
中美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双边贸易是否平衡,需要全面深入考察,不能只看货物贸易差额。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化生产普遍存在的今天,双边经贸关系内涵早已超出货物贸易范围,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即双向投资中的本地销售)也应纳入。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图3)。
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265.7亿美元,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显著优势;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786.4亿美元的销售额,差额高达4118.8亿美元,美国企业跨国经营优势更为突出。
美国对华逆差占比下降,对全球逆差增加。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中国占美国货物贸易总逆差的比值已经连续6年下降,从2018年的47.5%降至2024年的24.6%,同期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逆差大幅增加。2024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达1.2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3%,连续四年超过1万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特点,中美贸易亦是如此。中国在很多加工制成品出口中获得的增加值,仅占商品总价值的一小部分,而当前贸易统计方法是以总值(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全额)计算中国出口。如果以贸易增加值方法核算,美国对华逆差将大幅下降。
中方多措并举,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主动担当,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自2018年11月起,每年均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国家和意向成交金额逐年增长,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超5000亿美元。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为1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中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机遇。2024年,中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9.8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7%,占进口总值的53.6%。2024年12月1日,中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带动当月自相关国家进口增长18.1%。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进口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
积极扩大进口,也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有序扩大商品市场对外开放,落实好对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继续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促进作用,推动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不断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挖掘进口潜力,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打造成为世界共享大市场,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中美互为重要双向投资伙伴
美国是中国重要外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美国实际在华投资金额为982.3亿美元。2023年,美国在华新设投资企业1920家,实际投资金额33.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2.0%。
美国是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快速和显著增长。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约为836.9亿美元,覆盖国民经济18个行业门类,中国累计在美设立境外企业超5100家,雇佣外方员工超过8.5万人。中国还对美国进行了大量金融类投资,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590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第二大外国持有者。
(五)中美均受益于双边经贸合作
国际贸易关系中,国与国通过基于比较优势的商品交换,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彼此需要,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全球体量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合作为双方带来的经济利益巨大,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双向贸易和投资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4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国是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主要市场。就2022年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而言,中国是美国3个州的最大出口市场,32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以及43个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场。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估算,2022年,美国对华出口在美创造了93.1万个美国就业岗位,排名居于第三位,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超过了日本和韩国两个亚洲市场支撑的美国就业岗位总和。
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利润(表3)。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例如,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量超过65.7万辆,同比增长8.8%,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十余家美资保险公司在华设有分公司。高盛、运通、美国银行、美国大都会人寿等美国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战略投资者,均取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美国商务部2024年8月的统计显示,2022年美国在华企业(拥有多数股权且资产、销售或净收入2500万美元以上)共1961家,总销售额4905.2亿美元,同比增长4.3%。
中美经贸合作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在与中国经贸合作中,美国跨国公司通过整合两国要素优势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苹果公司在美国设计研发手机,在中国组装生产,在全球市场销售。特斯拉在华建立独资超级工厂,扩大产能,出口全球市场。中国承接了美国企业的部分生产环节,使得美国能够将资金等要素资源投入创新和管理环节,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升级,降低了美国国内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中美经贸合作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支持了美国制造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发展,丰富了美国消费者选择,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实际购买力。
中美经贸合作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大量商机和利润。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国企业通过赴美投资,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品牌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还能更便捷地获得融资,支持企业快速发展。
美国在华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经验,促进了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了行业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