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2024:提升研发投入,以AI技术谋定未来增长

格灵深瞳2024:提升研发投入,以AI技术谋定未来增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9 09: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6日,人工智能企业格灵深瞳(688207)发布2024年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净利润亏损-2.12元。尽管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通过强化技术研发投入、国产化适配攻坚、新业务爆发式增长、组织架构优化等举措,为2025年战略反攻铺平道路。

金融业务企稳:国产化适配延迟交付,四季度现转机​

智慧金融业务是格灵深瞳一个核心收入来源,其产品在智慧金融领域的安保、运营、风控等多个业务场景获得广泛应用,支撑着公司营收的基本盘。其中,尤以与农业银行的合作最为深入。年报显示,目前,公司智慧金融应用已覆盖农业银行全国各省市的上万家网点。

近年,为了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国家加快推进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2024年,格灵深瞳响应国家“建立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信创要求,启动智慧金融领域产品的国产化适配和测试工作。

对于格灵深瞳而言,智慧金融领域产品的国产化适配和测试工作,关系到该产品在现有金融大客户体系内的稳定应用,以及未来面向其他金融客户的推广,必须高度重视。公司秉持谨慎和追求完美的态度推进这一工作,但较大的工作量仍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产品交付,这成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一下降,格灵深瞳表示,国产化适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营收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厉兵秣马”,能够为更好的服务现有和未来客户打下基础。实际上,产品交付后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即实现增长回归。预计这一工作将为未来的营收反弹提供稳固支撑。

存量、增量并重:非金融业务贡献过半收入

在金融业务调整期,公司的非金融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全年收入达6324万,同比增长50%。

2024年城市管理维持稳定增幅。目前,格灵深瞳城市管理领域已覆盖全国多省市的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政法委员会等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新一代智能视图大数据系统已经开始在各地落地试点、车路协同感知MEC产品、车载视频记录取证设备、交通事件分析系统等产品,已实现交付或多省市交付。

通过收购国科亿道,格灵深瞳硬件能力得到补强,并获取了面向特种领域提供以国产化芯片为核心的终端计算设备的能力。融合国科亿道的硬件优势与公司 AI 模型及软件能力,公司软硬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式落地。目前,公司正全力开拓一体机和AI PC业务,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最新进度显示,在4月25日举办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格灵深瞳AIPC新品——实现“国产化底座+AI智能引擎”双轮驱动的“墨刃Z1 AIPC”正式发布,前期市场推广也已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公司战略级新业务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核心产品完成验证,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预计未来还将为公司贡献更多营收。

此外,格灵深瞳智慧教育领域也显示出强劲增长动能。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正在教育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4年,格灵深瞳智能体育教育产品成功服务约5.6万名考生,为河北省及北京市多个区的中考体育提供全面的人工智能支持,也应用于北京市多个区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考试统测等场景。格灵深瞳表示,2025年,公司将加大这一业务的投入,激发其更多市场潜力。

技术护城河:研发投入增长3%,深入布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作为科技型企业,格灵深瞳积极拥抱技术浪潮,不断增强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尤其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领域深入布局,为未来的新产品做准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8897.13万元,同比增长3%,同时开启了新募投项目,预计分3年合计投入募集资金3.68亿元实施“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与应用研发项目”,开发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大模型。

此外,格灵深瞳也掌握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算法技术,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已经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轨道交通等领域落地应用,大幅提升了AI算法交付效率;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Unicom采用Vision Transformer的网络架构在10亿量级图像数据上预训练,学术评测超过OpenAI的CLIP和谷歌的SigLIP的模型,实验结果已经公布在全球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ECCV2024相关论文上;结合公司自研的视觉大模型Unicom和开源大语言模型,深瞳灵感-7B多模态大模型在具身问答(Embodied Question Answering)任务和引用表达分割(Referring Expression Segmentation)任务中,与业界同等规模的VLM模型相比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4年,公司也产出了其他的大模型方面的成果和研究文章,如提出第一个基于RWKV架构的图文对比学习模型的论文已公布在EMNLP2024相关论文上;利用OCR工具和检测工具提升VLM推理性能的论文已公布在MMM2025相关论文上。

目前,格灵深瞳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终端产品进行整合,研发AI PC等新一代智能化硬件及无人计算装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格灵深瞳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围绕擅长的垂直领域重点投入,开发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大模型和全新形态的复杂AIGC系统,为相关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驱动力。

未来线路图逐渐清晰:组织变革 产品与客户齐抓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公司,格灵深瞳在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领域都建立了自主研发的技术壁垒,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教育、工业检测等多个应用场景都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爆发式增长、各类AI软硬件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紧跟趋势、抓住机遇,对企业战略定力、技术壁垒构建能力、创新转化效率、团队能力等也提出更高要求。

为此,公司在报告期内主动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引入新的业务高管,升级组织架构。新团队在2024年第四季度重新梳理公司战略,锚定“视觉AI领航者”,聚焦图文大模型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特种、智慧教育等开展行业级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将让公司未来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为聚焦和明显。同时,对销售中心架构也进行了调整优化,围绕下游行业领域设立了多个客户部门,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支持业务拓展及落地。

2024年,格灵深瞳在战略定位、核心业务、新业态拓展、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展开系统性重构,为未来增长积蓄力量。尽管发展道路上面临挑战,但新管理团队表示将砥砺前行、迎难而上,通过业务边界的拓展与组织效率的提升,推动公司重回可持续增长轨道。

具体来说,2025年,格灵深瞳将在以下方面发力:聚焦智慧金融、城市管理、特种领域等具有深厚积累的行业发展核心业务,做深、做丰富,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和更多客户;加大对新业务、新产品的投入,为公司培育新的增长曲线;全面推进销售工作,建立客户体系,为未来精细化的客户运营打下基础;研发层面,公司将勇于挑战,将多模态图文大模型的技术能力与实际业务场景紧密结合,通过技术适配、场景落地和产品化,实现模型从理论到实际价值的转化。

格灵深瞳表示,以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教育、特种领域等业务为基本盘,将AI技术与金融、安防、教育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AI+行业”核心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