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质优价廉的商品是全球消费者的共同选择。自4月初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以来,不少美国消费者涌向中国电商平台寻求源头好货。仅4月13日当天,中国跨境电商敦煌网下载量暴增940%。甚至部分美国消费者选择从中国代购中国制造产品,利用离境退税政策额外享受13%的价格优惠。
全球化浪潮下形成的消费习惯与产业分工,绝非几道行政命令就能轻易改变。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已跃升至“几代人都没见过的水平”,不仅冲击中国等国工厂正常经营,也让美国消费者深陷困境。过去几年,美国民众已经饱受通胀高企、物价飙升之苦。“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的食品、服装、汽车、家电等商品价格纷纷上涨,消费者信心持续受挫。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为什么美国消费者对中国货情有独钟?答案就是物美价廉、“要啥有啥”。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已形成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独特优势,生产的产品覆盖原材料、消费品、中高端装备等各个领域。小到假睫毛、干发帽,大到3C数码、智能家居,商品品类之丰富、价格之实惠,实在让人心动。就连纽约特朗普大厦的纪念品商店里也有很多中国商品,只不过“中国制造”的标签被有意掩盖。同时,中国持续优化消费环境,240小时过境免签、“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及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等,让外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全面升级。
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对于好商品的定义并无二致,哪里的商品物超所值,需求就流向哪里。“中国制造”不仅是美国消费者的选择,更融入全球购物车:每隔4天就有2吨云南蓝莓空运到阿联酋迪拜,书画陶瓷乘着中欧班列远销欧洲,国货美妆品牌在海外社交平台吸引众多粉丝关注。同时,中国也是“超级买手”,卢旺达的辣椒曾因太辣而“有质无市”,如今成千上万吨干辣椒热销中国,当地农民收入翻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