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生态文明@湿地】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城市“绿肺” 开启绿色时代

每年三月,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春意萌动,遍地的野花点缀其间,更有200多种鸟儿或停在树梢湖畔,或在林间自由飞舞。上个世纪末,这里的湿地生态景观曾遭到严重的破坏,当地通过扩建天然生态系统、恢复河湖自然状态、建设生态廊道的方式,持续改善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2020-01-17 15:48

短片《回家》:总有人,在等你回家团圆

这是春节的序曲 红红火火的中国新年 进入倒计时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每一条路 都是回家的方向 从他乡到家乡 从陌生到熟悉 2020-01-17 15:47

【地评线】彩云网评:进一步增强自我革命的自觉性

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和重要保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强化自我革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2020-01-17 15:37

【地评线】荔枝网评:以优良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全面从严治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坚强保障。2020-01-17 15:33

【地评线】南方网评:铆足劲头 答好护航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3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脱贫攻坚是一场决不能输的硬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2020-01-17 15:31

儿子不能回家过年,硬核老妈放了一大招!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春节回家的理由一个就够了:团圆 但不回家的理由 2020-01-17 15:28

名场面来了,别眨眼!

“XGC88000”创造并保持着“高118米,重2155吨”的吊装记录,展示了中国吊装、中国制造的傲人实力,这就是“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相比,山东舰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出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2020-01-17 15:28

这里是缅甸!

共同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中国专家协助缅甸蒲甘修复地震中损毁佛塔。2020-01-17 15:27

定了!2020年起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2020年起,将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调整为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上半年征兵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往届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班学生和各类社会技能人才,下半年征兵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新生。2020-01-17 15:26

今日小年: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火红的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巷,游子匆匆踏上回乡的征途,家中的长辈们张罗着过年,每人都满怀着重逢的期待。——(唐)孙纬《献寿》节选  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2020-01-17 15:23

开张10年只招聋哑人,这家“无声面馆”背后有个秘密……

目前店里除了孙学青和孙斌,还有7个厨师和服务员,年龄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全部都是聋哑人。这几年,店里的聋哑人店员维持在七八个,孙斌姐弟俩给他们在附近租了房子,装了空调,管吃管住。2020-01-17 15:16

肉价、菜价、水果价,过年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春节前后,人们要买不少蔬菜、水果、猪肉。下半年随着夏秋季水果大量上市,苹果、梨恢复增产明显,水果价格季节性下跌,从10月份开始已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1、12月份价格同比降幅在10%以上。2020-01-17 14:49

独家视频丨缅甸空军战机为习近平主席专机升空护航

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进入缅甸领空,缅方空军战机升空护航。(总台央视记者 申勇 李铮 王鹏飞 李炜)  △地面拍摄到的护航战机2020-01-17 14:39

法国高等教育部长:法中教育与科技合作堪称典范 2020年大有可为

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长弗雷德里克·维达尔在1月14日在法国驻华大使馆表示,法中教育与科技合作堪称典范,在新的一年大有可为。2020-01-17 14:33

习近平抵达内比都 开始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7日下午抵达内比都,开始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2020-01-17 14:31

中国有色在刚果(金)迪兹瓦矿业和LCS项目竣工投产

中国有色集团投资兴建的迪兹瓦矿业和卢阿拉巴铜冶炼项目(LCS)15日在科卢韦齐举行竣工投产大会,刚果(金)总统代表卡邦达·戛纳、卢阿拉巴省省长理查德·穆耶吉等官员和中国有色集团董事长王彤宙出席大会并致辞。迪兹瓦矿业位于刚果(金)南部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是中国有色集团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海外铜钴资源开发项目。2020-01-17 12:26

春节前后猪肉供需总体平稳

农业农村部15日发布,从12月份的监测情况来看,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多项积极因素都不支持春节前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预计春节前后猪肉供需总体平稳。2019年牛羊肉、禽肉、鸡蛋和牛奶生产全面增长,初步测算,禽肉产量增幅在15%以上,牛羊肉产量约增长3%左右,鸡蛋产量增长5.7%左右,这些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猪肉供应缺口。2020-01-17 12:25

海外网评:全球经济增速3%,中国的6.1%有多难得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865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6.1%,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8年增长6.1%,符合6%—6.5%的全年预期目标。2020-01-17 12:24

峡谷小站的春运坚守

(记者 彭瑶 通讯员 邓文鑫)1月中旬,临近大寒,位于西南山区腹地的四川省江油市雁门镇更显清冷。”临近春节,小站斑竹园虽无客车停靠,但站长贾晓林和同事却忙得“马不停蹄”,在他看来,小站也有小站的坚守和风骨。2020-01-17 12:22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走进缅甸这个充满神秘气质的国家

对于缅甸,很多人觉得她像隐于深山的修士,披着一层面纱,有点神秘,又有点神圣。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一连串的亮点数据足以展现中缅“胞波”情谊历久弥新,未来两国将如何打造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典范,我们一起拭目以待。2020-01-17 11:26

三代人坚守的“春运”情怀

爷爷韩福海,辽宁营口人,1965年退役转业到衡阳客运段,带着全家南下从事铁路工作。父亲韩署江跟随韩福海的步伐也成为了衡阳客运段(现长沙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2016年韩志雯值乘的深圳至乌鲁木齐Z230次列车是25T型列车,采用了国际上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运行速度最高可达160公里每小时。2020-01-17 10:47

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1月17日,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纵观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趋势,2012年突破50万亿元;2014年突破60万亿元;2016年突破7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18年,超过90万亿元大关;2019年接近100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再创历史新高。2020-01-17 10:46

习主席新年首访缅甸,这个独一无二的词再升级!

连日来,“胞波”一词在中国和缅甸刷屏。记者留意到,其中两家缅文报纸《缅甸之光》《镜报》在缅文版中都用到了“瑞苗胞波”一词。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备受期待的是,习主席此访将推动中缅经济走廊框架从概念转入实质规划建设阶段。2020-01-17 10:40

森林法解读|健全法律责任 提升执法效能

法律责任作为一部法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保障法定义务得以履行的重要手段。根据修订后森林法新增法律义务补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关于拒绝、阻碍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020-01-17 10:29

纪念南京长江大桥开工60周年 | 中国有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天堑”长江成了制约运力的“卡脖子”难题,中央下决心修建南京长江大桥。而今,中国桥梁制造已接近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而南京长江大桥,正是中国造桥传奇的起点之一。2020-01-17 08:30

老品牌,新面孔 哪些国产年货人气旺?

集市、展销会、商超,还有电商平台,早早办起了年货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挑花了眼。”  发源于上海的源丁农场,把来自长白山的优质中草药带给快节奏的现代城市,为人们置办年货提供健康选择。2020-01-17 07:16

综合消息:期待开启缅中关系新时代——缅甸各界热议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

新华社内比都1月16日电 在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缅甸《缅甸之光》、《镜报》、《缅甸环球新光报》同时发表题为《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在缅甸引起热烈反响。2020-01-16 22:38

反向春运见证社会经济温暖前行

客观来说,反向春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作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是最“逐肥美水草而居”的,春运是管窥他们流动的最佳窗口。未来,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增长,甚至可以想象,反向春运也可能会有“一票难求”的火爆。2020-01-16 21:25

《史话新疆》 第十四集 平国亭诵

   博孜克日格沟谷,位于拜城县城东北黑英山,两侧崖壁耸立、地势险峻。在沟口西侧崖壁,离地面不过尺许,有一方摩崖石刻,刻面起伏不平,加之河水雨水长久侵蚀,阴刻字迹斑驳难辨,这就是汉代《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2020-01-16 21:20

《史话新疆》 第十三集 西域草棉

   1995年,考古工作者对营盘遗址进行考察,出土了数百件文物,其中包括大量棉纺织品以及部分附有棉铃壳的籽棉,这为新疆地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提供了有力证据。2020-01-16 21:19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