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绘新绘语】对老乡最深的牵挂

“我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也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初心不忘,未来可期。始终连结着人民最美好的希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必能梦想成真。2019-03-10 12:51

让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点击视频了解更多详细内容。2019-03-10 12:36

壮大数字经济 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不仅限于促进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2019-03-10 11:38

吕公良:铁骨柔情、视死如归的硬汉将军

1923年,吕公良在衢县第八中学师范部读书,他追求进步,经常以革命思想为主题为同学们题词。2004年,开化县华埠镇在镇西橙山林园南侧的山岇上修建了吕公良革命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03-10 11:36

李家钰:男儿欲报国恩重 死到沙场是善终

在成都市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村3组,有一个农家小院很特别,走进大门,左边是普通民居,右边是三间古朴空房。李家钰,1890年出生在四川省浦江县大兴镇,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四期,1911年毕业后,又先后在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学习。2019-03-10 11:32

新时代政协履职有3个新特点和10个首次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3月10日(星期日)上午8:45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政协委员就“新时代政协履职”回答记者提问。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吴为山、潘建伟、霍启刚、石红谈新时代政协履职。2019-03-10 11:23

乡村振兴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完善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019-03-10 11:22

李稻葵委员:把握战略机遇 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3月9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李稻葵表示,要加快社保体制改革,减少劳动用工税费,推进户籍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想方设法提升他们的收入和消费。2019-03-10 10:56

刘永好委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刘永好建议,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共建农村产业生态圈,让资源聚起来。只要我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一定能够巩固脱贫成效,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应有贡献,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2019-03-10 10:56

“90岁”与“95后”代表的“对话”

她,年近九旬,亲历新中国70年光荣与梦想,在时代变迁中一次次投入新的奋斗。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前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申纪兰、徐萍、邹彬三位代表。这次来开会,申纪兰从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坐1小时汽车到长治市,再坐1个多小时飞机便到了北京。2019-03-10 10:55

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收获点赞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走上部长通道,讲述中国体育健儿拼搏进取的新故事、新目标。河南省三门峡市市长安伟代表说:“部长通道把‘百姓盼的’和‘政府干的’紧紧地连在一起。2019-03-10 10:51

让更多法治成果惠及人民——全国人大相关负责人回应人大立法工作热点问题

长江保护法纳入今年立法计划  谈到备受关注的长江保护法,程立峰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长江保护法列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并将其纳入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2019-03-10 10:50

聚焦·委员通道:与时代同步伐 以人民为中心

3月9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拉开帷幕。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更多地到基层,到老百姓身边,为他们服务,向他们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回馈人民。2019-03-10 10:49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芯级箭体直径9.5米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这是我国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深化论证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研制的一系列指标。2019-03-10 11:0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五大看点

未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将研制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完成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更新换代,绿色无污染的环保推进剂将成为中国火箭的主流。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已完成48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56颗国际商业卫星,并向国际客户提供17次搭载发射服务,打造了“中国长征火箭”这一知名品牌。2019-03-10 11:00

肩负人民重托 彰显履职风采

题:肩负人民重托 彰显履职风采——全国两会“三大通道”现场直击 基层的心声、权威的应答、庄重的承诺在大会堂里共振回响,彰显聚民心、汇民智的胸怀和力量。2019-03-10 10:30

前2个月中央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3%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说,今年1至2月,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利润增长15.3%。他介绍说,从实物量看,1至2月,国内成品油销量、天然气销量、售电量、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水运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9.6%、7.4%、5.4%、8.6%、12.9%。2019-03-10 10:20

【新闻特写】两会通道:通向世界 道出自信

全国两会期间,从回应热点的代表委员通道,到有猛料的部长通道,开放透明,给中外媒体和代表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述履职故事,带来一手调研,在通道上,与中外媒体面对面坦诚交流,代表委员们感受到的是不断创新的全国两会。2019-03-10 10:50

北京海淀:“城市大脑”带来了啥?

2018年,1400多套网格图像高清探头在海淀区正式上岗,对多种违法行为进行“一键式”抓拍,困扰海淀区多年的渣土车“横行”的问题得到缓解。随着海淀区“城市大脑”框架设计的完成,到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脑”将全面深化应用,区域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2019-03-10 13:35

专访:中国环保经验值得与全球分享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丝·姆苏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环保领域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成功经验。2019-03-10 10:10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题:“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制定外商投资法,就是要为更高水平开放确立目标和要求。“定点清除干部不良作风,聚焦民生诉求痛点难点,切实提升干部的责任感,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2019-03-10 09:57

追梦在这个春天里

“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赵顺利、陈玉芳、陆奕和等群众的名字。山东济南三涧溪村、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广东清远连樟村……会场千里之外的他们,过得还好吗?2019-03-10 08:42

大有可为的土地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大有可为的土地充满希望的田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产生热烈反响 “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正在成为各地的生动实践。2019-03-10 08:30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机

“为加快项目研制进度,满足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要求,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在001架机在水上首飞的基础上,AG600将围绕改进设计试飞验证、失速特性、水动特性、包线扩展等性能验证开展科研试飞,同时结合研发试飞穿插进行试飞员机型改装培训及试飞员资质培训,12月底完成第二阶段研发试飞工作。2019-03-10 07:37

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代表团审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9日分别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些代表团的审议。2019-03-10 06:54

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题: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韩峰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彰显了中国民主法治的独特优势。2019-03-10 10:25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夏宝龙、李斌、巴特尔、何立峰、苏辉、郑建邦、刘新成、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蒋作君委员在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时说,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特色文化重要保护地。2019-03-09 22:03

“互联网+教育”加出哪些信号?

教育公平不仅在于打破地域教学资源限制,更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因材施教。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说,当前,信息技术正逐步优化教学方式,让精准施教成为可能。2019-03-09 21:09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