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人民网评:“四个着力”表明了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

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的心声和期盼。以“基层减负年”为抓手,激发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必将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在新时代继往开来、再创辉煌。2019-03-12 19:47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2019-03-12 19:46

【地评线】不以材料论英雄,将“剑胆”壮志与“琴心”柔意相结合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台账,“5+2”、“白+黑” 是当前基层干部所处的工作状态。“减负”的意义就在于不以材料论英雄,为会议和文件瘦身,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给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减负”,将“剑胆”壮志与“琴心”柔意相结合。2019-03-12 19:43

【地评线】为基层减负不妨从优化会风开始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去年年底,困扰基层的一些形式主义等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广大基层干部纷纷就会议过多、检查频繁、痕迹主义、任性问责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2019-03-12 19:43

中国脱贫成果为何备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海外人士认为,中国脱贫成果显著并惠及世界,脱贫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启示意义,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必将鼓舞全球减贫事业。2019-03-12 19:42

两会走笔丨恪守服务实体的老本行

在实体经济的呼唤声中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这些政策取向可谓是对金融业本质功能的有力强化。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金融业要服务实体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金融机构更应有职业自觉,把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服务实体经济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落实到位。2019-03-12 19:39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政研室 李晓龙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奇葩证明”,不让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和群众,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工夫跑审批。切实将政府工作重点转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上来,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2019-03-12 19:38

东南网评: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共享发展机遇

1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  基于特殊的战略优势与地缘优势,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上,福建的对台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9-03-12 19:38

新华网评:这份共识鼓舞人心

品读两会,我们读出了过去一年风雨兼程的艰辛、攻坚克难的坚守,也收获了新的一年直面挑战的勇气、奋勇追梦的底气。这些智慧和力量凝结在两会议题里,凝聚成“中国共识”“时代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集中、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体现。2019-03-12 19:36

全国政协委员杨杰:我是教民更是公民

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政协副主席、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呼图壁县城镇陕西寺阿訇杨杰作了题为《我是教民更是公民》的大会发言。2019-03-12 19:33

全国政协委员凌友诗:热切期待两岸统一到来

我是一个在台湾出生,十七岁移居到香港的“台籍港区委员”。我深信,我们的民族精神会更加畅旺,未来的中国必将是典章制度粲然大备、礼乐华章风行四海。我愿鞠躬尽瘁,热切期待祖国繁荣昌盛与两岸统一之日的到来。2019-03-12 19:32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全军要站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高度,认清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决心意志,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开拓进取,全力以赴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2019-03-12 19:21

比植树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数”!

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1%,上升1.3个百分点。愿多年以后我们对着脚下的蔚蓝星球可以骄傲地对她说我也曾为你做出过小小的努力 2019-03-12 18:42

微言教育

↓↓↓  ★ 我们的减负工作,原来叫做“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在叫做“线下减负、线上增负”。在今天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校外培训治理”、“校园安全”、“减负”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2019-03-12 18:40

58秒亮睛:最高法工作报告速读

完善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杀人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完善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杀人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2019-03-12 18:38

一图读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3月1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2019-03-12 18:37

600字极简版!速读最高检工作报告!

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12360人。2019-03-12 18:36

为高铁沿线安全保驾护航

钱铭介绍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铁路沿线特别是高铁安全环境隐患整治工作。为了推动铁路沿线环境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整治,钱铭表示,他将建议从国家层面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19-03-12 18:32

两会访谈录|王新春:发挥铁路环保优势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尽早开工建设雄安至商丘铁路、郑州至济南铁路、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及京沪第二通道天津至潍坊铁路等项目。今年两会,王新春针对管内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沿线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的状况,加强调研论证,并提出“将危及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的相关问题纳入法律法规”的议案。2019-03-12 18:31

十个数字,勾勒2018年人民法院工作概貌

3月1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13个  加大涉产权刑事申诉案件清理力度,再审改判张文中无罪,依法甄别纠正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发布两批13个典型案例。2019-03-12 18:30

一镜到底!“竖”读报告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2019-03-12 18:28

图解最高法工作报告 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日上午9时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今年的报告有哪些亮点内容,一起来看。2019-03-12 17:21

肖亚庆: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3月12日,2019年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不断向前推进。2019-03-12 17:11

张纪南:突出重点群体 加大减负、培训、保障力度做好就业工作

3月12日,2019年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张纪南:谢谢你对就业问题的关心,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借此机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就业行情,高技能人才始终是市场短缺的,求人倍率一直都大于2。2019-03-12 17:10

江必新:三方面系列举措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我们先后对多年申诉没有得到解决的一些涉产权、涉民营经济、涉民营企业家权益的案件,大概有200多个,逐一挂牌督办、监督指导。我们坚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经过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一定能够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全心创新。2019-03-12 17:10

童建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童建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被害,一个是侵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上下联动,正在落实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制度,落实校园性侵强制报告、女童宿舍封闭管理等制度。2019-03-12 17:09

陈宝生:多部门发力协调配合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综合“治病”

3月12日,2019年全国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给大家报一组数据,现在中小学、幼儿园,86%以上都已经配备了保安员,70%以上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达到了国家建设标准。安全责任大如山,落不实,这个山是悬在空中的,掉下来会砸死人的。2019-03-12 17:08

申长雨: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大幅提高侵权违法的成本

知识产权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整体设计。我们还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包括实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源头追溯、在线识别、实时监测,提高保护的效果。2019-03-12 17:06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