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等出席会议。2021-10-14 15:08

【中工网评】技术工人“全运会”:展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的盛会

今天,号称技术工人“全运会”的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帷幕。如今,技能大赛已逐步发展成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和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的助推器。期待各行各业能够籍此涌现出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2021-10-14 14:58

尊老敬老,习近平这样作表率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尊重、关心老年人,多年来身体力行敬老爱老,为全社会作表率。……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多个重大场合,习近平主动迎接、躬身弯腰为行动不便的老英雄、老模范颁授荣誉。2021-10-14 14:57

下一个四十年,世界级都市圈将在这里诞生!

从边陲小镇到国际都市,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四十年来,深圳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2021-10-14 11:38

日本前首相:维护和发展稳定的日中关系是两国利益所在

2021年10月4日,岸田文雄成为日本第100任首相,岸田内阁正式成立。岸田已经宣布10月31日举行下届众议院选举,所以现在无法就随着前首相菅义伟宣布下台而起伏不定的日本政治下定论。但是,只要岸田氏还在首相的位置上,我就希望他尽全力履行自己的使命。2021-10-14 11:35

“昆明宣言”正式通过意味着什么

2021年10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用“凝聚共识、展望愿景、探索路径”这12个字概括了“昆明宣言”的内容。2021-10-14 06:01

携起手来,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贤刚表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息息相关,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责任和担当。2021-10-14 05:16

“昆明宣言”:凝聚共识 探索路径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说,“昆明宣言”制定的背景是全球寻求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治理体系,体现了196个缔约方寻求最大共识,也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贡献。2021-10-14 01:11

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来自生物多样性大会高级别会议的“好声音”

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来自生物多样性大会高级别会议的“好声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通过综合性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2021-10-13 23:44

习语典读丨一句古语,读懂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视频讲话中,习近平专门提及了云南大象的北上之旅——  今年,这个组团“逛吃逛吃”的“大象旅行团”火出了圈。2021-10-13 22:22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杨依军)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3日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2021-10-13 21:38

新华全媒+丨重阳节,跟着总书记感悟“孝亲敬老”

老人是家庭的根,是远行时村头默默凝望的眼神,是夜归时窗口永远亮着的灯火。老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宝藏,是经验的沉淀、智慧的结晶,是促进和谐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10-13 21:36

七里海生机勃勃:植物种类达160多种 鸟类品种累计增加到258种

金秋时节,位于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碧波荡漾,成群候鸟在空中翱翔,紫红色的圆叶牵牛花开得正旺。经过多年修复和保护,七里海湿地物种多样性逐步恢复,鸟类等野生动物明显增多,整个湿地生机勃勃。2021-10-13 20:50

构筑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 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体系化的法律依据,构建起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网。2021-10-13 20:47

数据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 解读《数据安全法》

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随着该法的正式出台,我国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实现进一步完善,为后续立法、执法、司法相关实践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为数字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向世界展示了数据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2021-10-13 20:45

丹麦驻华大使:中国从容及时应对云南亚洲象迁徙非常了不起

记者 张卉】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开幕式上,与会嘉宾通过名为《“象”往云南》的短片,重温野生亚洲象群历经17个月跨越大半个云南的旅程,感受中国和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生动写照。2021-10-13 20:07

外交部:反对个别国家以网络安全为名抹黑他国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前首席软件主管官员夏兰日前称,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网络能力等关键领域不断进步,正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他将于未来几周就中国对美网络霸权威胁向国会作证。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今天(13日)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致力于不断提升国家网络安全水平。2021-10-13 20:05

恶化台海局势、损害民众利益——台湾舆论批驳所谓两岸“互不隶属”说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在日前所谓“讲话”中声称两岸“互不隶属”,在岛内持续引发争议与批驳。何振盛在文章中说,“讲话”主题是“共识化分歧,团结守台湾”,但断根式的史观反而治丝益棼,瓦解共识,说穿了是“旧‘两国论’的续集、新‘两国论’的首演”。2021-10-13 20:02

“驶”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写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之际

题:“驶”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写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之际 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近年来,中国不断构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交通融合发展“快车道”。2021-10-13 19:53

海评面: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书写成功故事”

10月12日,在中国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中国率先提出将出资15亿元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并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向世界发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号召。2021-10-13 19:50

习近平同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3日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积极评价默克尔任内为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发展所作的贡献。习近平强调,我们多次就双边关系、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治国理政经验等深入交流,共同推动了双边关系向前发展,推动了中德合作应对全球挑战。2021-10-13 19:32

新华社评论员:携手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论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从春城昆明出发,在人类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的明天。2021-10-13 19:13

特写:新疆棉田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 棉农“实话实说”

题:新疆棉田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 棉农“实话实说”当日,还有农业技术推广员、植保无人机飞手等在现场讲述了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使用滴灌技术、无人机喷洒农药、高标准节水灌溉等植棉新技术。2021-10-13 17:35

“我被像狗一样拖着”!12分钟视频,黑人截瘫男子被美国警察拽头发从车中拖出

【环球网报道】俄亥俄州代顿市警方公布的一段近12分钟的视频,在美国持续引发关注。综合“今日俄罗斯”(RT)、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12日报道,此次涉事的黑人男子名叫克利福德 欧文斯比,现年39岁。2021-10-13 16:50

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打造“生命之舟”

正值《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昆明举办,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李德铢。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相当比例的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经入库,种质资源库成为它们名副其实的避难所。2021-10-13 16:21

媒体聚焦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经验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其重要内容受到各国媒体和各类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马来西亚《星报》报道认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自然环境持续改善,这足以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21-10-13 16:17

云南为物种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10月12日,在COP15新闻中心举行了“云南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云采访活动。云采访嘉宾、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研究员杨文忠首先介绍了云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历程。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由此上升到国家层面。2021-10-13 16:16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