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共同的梦想天空

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是合作的基础,共建的前提,因此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民心相通实则是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毋庸讳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还有不少难题待解,比如宏观的政策壁垒和微观的标准差别等。

照亮共同的梦想天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9-04-26 10: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丝路观察】

作者:王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因为志同道合,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近5000位外宾,跨山越海相聚北京,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绘美好未来。

与上一届相比,此次国际盛会不仅分论坛的数量增加了1倍,而且首次举办企业家大会。就在本次会议开幕前,“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召开并发表联合宣言,“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宣告成立。两个平台进入“正在进行时态”,必将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民的理解与互信、交流与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进一步夯实联通基础,凝聚发展共识。这些新动作,都让人们对此次会议寄予了更多期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既需要经贸交流、道路联通等“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民意沟通等“软助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是合作的基础,共建的前提,因此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民心相通实则是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自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首倡“一带一路”以来,近6年间,各国开展了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和认同,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民意基础。

《父母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电视剧在非洲多国热播,在对故事的共鸣中,心的距离近了;中国的技术团队通过建筑投影新技术将53米高的巴米扬大佛进行3D还原,在对文明的尊崇中,相互的认同加深了;泰国青年提帕拉梦想成真,获得来中国学习铁路技术的奖学金;埃塞俄比亚曾经的放牛娃特沃尔德加入亚吉铁路建设,希望之光将梦想的天空共同照亮……

当前,逆全球化潮流、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极端思想大有升温之势,民心相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正如中联部部长宋涛在民心相通分论坛上所言,这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架起民心相通之桥,铺就心灵互通之路,夯实民心相亲之基,加快在沿线各国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让“一带一路”建设的同行者、支持者越来越多。

毋庸讳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还有不少难题待解,比如宏观的政策壁垒和微观的标准差别等。但是,只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不变,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变,包容和信任就能铺就和平友好之路,理解和真诚就能构筑文化交融之路。相向而行,共同携手,定能托举起共同发展、美美与共的美好未来。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6日 09版)

(王丹)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