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为世界“铺轨”

昔日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如今成为走出国门的乘务员,埃塞俄比亚姑娘萨莉哈的命运,因一条铁路而改变。当下,中欧铁路合作日益紧密,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已累计开行超过1.4万列,覆盖中国60座城市与欧洲15个国家50座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铁路为世界“铺轨”

来源:经济日报 2019-04-26 10: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昔日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如今成为走出国门的乘务员,埃塞俄比亚姑娘萨莉哈的命运,因一条铁路而改变。

由中国承建的亚吉铁路,穿行于埃塞俄比亚与印度洋亚丁湾西岸国家吉布提之间。2018年1月份开始运营后,两地行程由原来的7天缩短为10多个小时。萨莉哈感到十分自豪,一条铁路成了国家发展的象征。

数一数“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哪些“第一”,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身影赫然在列。作为中国高铁方案“走出去”的第一单,雅万高铁建成后将使雅加达至万隆车程缩短近五分之四;中泰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泰国首条高速铁路;中老铁路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我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将使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

车轮一响,黄金万两。在铁路基建“走出去”的同时,一列列往返于中欧间的班列,正传递着幸福。每天清晨,专做玻璃、水晶进口生意的徐正国都会给中欧班列运营商打电话,询问“布拉格—义乌”中欧班列的通行情况。“我每个月都要从捷克进120个货柜,走铁路能比海运省一半时间,还能直接在义乌提货。”徐正国说。

中欧班列为我国内陆城市进出口贸易打开了一条新通道,自开行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欧班列返程班列比例稳步提升,利用铁路运输的比较优势正将内陆城市推向全球贸易的舞台中心。

当下,中欧铁路合作日益紧密,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已累计开行超过1.4万列,覆盖中国60座城市与欧洲15个国家50座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由于我国境内的铁轨是国际标准轨,部分国家使用的是宽轨,国际班列入境时,口岸车辆换装效率影响了中欧班列的效率。”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火车司机江彤介绍,中欧班列刚开行时,曾因站内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导致换装效率低下。通过近年来的基础设施优化改造,换装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硬联通”肩负着开路先锋的重任,标准“软联通”则是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发展走深走实的关键。一项项铁路运输便利化的创新措施,打破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玻璃门”,在跨国铁路运输规则中贡献中国力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轶辰)

(记者 王轶辰)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