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抒情”之淮北梆子戏:300年老剧种将皖北乡土情带给基层百姓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具有浓郁皖北特色乡土气息的传统戏曲剧种。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二级作曲家蒋祥林介绍,淮北梆子戏的专业院团大概有30个,从业人员只有2000人左右。

“为人民抒情”之淮北梆子戏:300年老剧种将皖北乡土情带给基层百姓

来源: 光明网
2019-12-06 16: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光明网讯(记者 张慕琛)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具有浓郁皖北特色乡土气息的传统戏曲剧种。2011年,淮北梆子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北梆子戏的唱腔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能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又能渲染慷慨壮烈的气氛。淮北梆子戏的每个行当有“八大扣”之说,意思是每个行当的演员要演好本行最难的角色。

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二级作曲家蒋祥林介绍,淮北梆子戏的专业院团大概有30个,从业人员只有2000人左右。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淮北梆子戏拓宽了受众范围,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观众,让更多人看到了淮北梆子戏。

“《永远的大别山》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并获奖,这为淮北梆子戏打出了品牌。”蒋祥林认为,通过参与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等一系列的演出活动,淮北梆子戏走出了阜阳,走出了安徽,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加,淮北梆子戏也走进了更多群众的视线里。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光明网主办的“为人民抒情”中国传统戏曲科普访谈系列短视频共20集,该系列短视频以向网友科普我国各地方戏曲剧种为目的,邀请不同剧种的院团领导、演员、导演、专家对各剧种进行讲解对各剧种进行讲解,介绍各剧种特点、历史、知名演员及代表剧目。

(张慕琛)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