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代祭员:摆渡思念传递爱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殡仪服务中心,上万名已故人士长眠于此。杨建增是松北殡仪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特殊时期,她和几名同事被抽到公墓工作,成了最忙碌的人。

“85后”代祭员:摆渡思念传递爱

来源: 新华网
2020-04-04 17: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哈尔滨4月4日电(杨思琪 孙晓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殡仪服务中心,上万名已故人士长眠于此。清明前夕,春风吹过,墓碑上的黄丝带随风飘扬。

3日上午,一阵脚步声传来。“85后”杨建增手捧鲜花,穿行于墓碑之间。一块公墓前,她用毛巾轻轻拭去墓碑上的尘土,摆上祭品。随后,她深深鞠躬,献上一捧白色的菊花。

“我是代祭员,受您子女委托,将由我代替他们祭奠您,表达对您的思念……”杨建增说道。她所祭奠的不是亲朋,而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显得格外安静。为避免人员聚集,杨建增所在的哈尔滨市松北殡仪中心暂停了现场祭扫活动,从3月23号至4月6号推出了代祭服务。家属可以挑选鲜花、水果等祭品,还可以写下自己想说的话。代祭员会将这段话誊写在祭思卡上,带到墓前朗读。

杨建增是松北殡仪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特殊时期,她和几名同事被抽到公墓工作,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六个人分为两组,每组每天要提供10到20单代祭服务。

“很多人不理解殡葬行业,一听到殡仪馆都会害怕或者避讳提及。通过这次代祭服务,很多人开始了解并理解了殡葬工作。”杨建增说。

杨建增坦言,2016年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天都面对生死离别。工作之初,她曾有几分压抑和恐惧,但随着时间推移,她越来越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分量。“让逝者体面地离开,是一场送别,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老爸老妈,不用惦念我和妹妹,我们过得都挺好,愿你们在天堂一切安好,等疫情结束,我们再去看望您二老。”读完一位市民写给父母的这段话,杨建增说,念着念着就有一股暖流入心,感动于孝心无价、亲情可贵。

“一个看似冰冷的行业,却做着暖心的事。”杨建增说,一个称呼的转变会让代祭更有温度。她会根据逝者年龄,称呼他们为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墓前的朗读不是机械式的,而是尽量去体会家属对亲人的思念,再用我们的声音传达这份思念。”

代祭进行时,同事会在一旁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送给逝者家属。一位家属回复道:“特殊时期,享受到这么贴心的服务,我和家人十分感谢。”

“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在杨建增看来,5年前,自己刚参加工作时领导和同事对她说的这句话,在此时显得更为真切。摆渡思念,传递爱,为家属带来温暖,正是代祭的意义。

(杨思琪 孙晓宇)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