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区热点事件数据类型分布图(图3)来看,正面及中立的占较大比例。负面的尽管比例不大,但相关事件引发的媒体网民关注往往更多,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更大。尤其是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新闻,简直成了“负面新闻”的代名词,今年一些网友和部分媒体推出的“坑爹景区排行榜”引发大范围聚焦。各种拥挤和拥堵、各种游客的不文明现象、景区趁旺季胡乱涨价敛财等,也是网民的吐槽点所在。尽管,也有很多互助营救的温情瞬间,也出现过许多有趣和好玩的景观和事件,还有各个景区为应对节假日集中到来的游客高峰所采取的积极措施等。但遗憾的是,这些新闻,并没有进入到各大新闻网站的排行榜中去,是媒体的报道选择性太强还是网站的新闻选择太单一,还是游客和网民对旅游业的成见太深,都值得反思。
图4:景区热点事件关注人群分布图
(来源:百度指数;时间:2014年1月1日至10月7日)
从景区热点事件关注人群(图4)来看,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与出游人群年龄呈正相关。这部分人群假日游玩的方式也更趋自助化的定制,且其对网络尤其是移动终端的运用更自如,对旅途中发生的事情保持关注的热情和能力相对其他群体要更强一些。这就对景区的服务水平以及遇到突发事件之后的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5:景区热点事件地域分布图
(来源: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时间:2014年1月1日至10月7日)
从地域分布(图5)来看,2014年景区热点舆情事件较多的地方为中部及西南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四川、河南、云南等。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份旅游资源丰富,均为网民出游热门选择,尤其是云南,节假日期间旅游乱象屡屡引发全国性的广泛关注。前有香格里拉导游强制游客消费事件,今有导游辱骂游客、摊贩维权事件,舆情危机意识略显淡薄,舆情处置能力亟需提高。而河南,少林寺因其高调经营,每有风吹草动,总能成为舆论的风口浪尖。另外南召宝天曼“扎死活蝴蝶做装饰”的新闻经媒体曝光后,立即引发广泛争议。后又将原因归结于“临时工贪玩”,这一说法又引来网上唏嘘声一片,公众对此一片质疑,舆论纷纷声讨某些单位又黑了“临时工”。景区热点舆情事件居于第二位的是湖南、海南、北京。凤凰古城和三亚在国庆期间均被评为“最坑爹景区”,这两个地方也是历次节假日网民投诉的热点区域,景区及当地政府均需反思并提升各方面的服务意识。
三、当前景区热点事情相关舆情分析
从新华网网络舆情分析师结合媒体报道及网民讨论对2014年前三季度及国庆期间景区热点事件的研究来看,这段时间景区热点舆情事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景区热点舆情事件的发生较为集中,与节假日高度相关,且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游客的出游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期间,而景区热点事件的爆发也主要集中在这段时期内,再加上特定时间段和特定地域范围必有重大事件发生的“共识”,于是,“节前预热——节中参与报道突发事件——节后深入跟踪挖掘”就成为了各大媒体及网站应对景区热点事件的例行动作。对于网民,一旦有事件发生,出游者会通过移动终端或进行实况直播,或关注事情的发展,而“宅”在家的,由于“有闲”,参与舆情事件的几率大大增加,一些事件或还能唤起网民类似经历的记忆,使其成为事件的深度参与者。
国庆长假期间,多个景区游客数量减少的报道引发热议,凸显网民分散旅游、理性多元选择的意识正在觉醒。2014年十一期间,“九寨沟遇冷”成网络热词。尽管诸如九寨沟、故宫、西湖等往年长假期间最热门的国内景区依然人头攒动,但这“热闹”的背后,却是游客人数首次下降的事实。网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错峰与出境游人数增多;多地都在建设度假村等景点,类似周边游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游客;反腐倡廉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游人数,尤其是团队游。网民认为,要真正大幅度提升黄金周的“含金量”,不仅民众要提升素质、更理性地选择出游,国家在制度层面也需要给力,而景点服务的升级,价格的合理化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