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基层·关注老兵退伍就业

作者:滕晓东 来源:解放军报
2015-01-04 13:56:54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政治部干事 孙婕:亲爱的老兵,经过部队的摔打、磨练,你们早已褪去了青涩与稚嫩,从此人生的画卷中有了绿色的一笔。将血性与刚毅镌入骨骼,相信你们面对今后路途的荆棘与坎坷,会更多一分淡定和从容。

  武警特警学院院务部汽车中队指导员曲少林:再过几天,和我同批入伍的战友即将结束军旅生涯,退伍返乡。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有一句台词:“如果你有梦想,那么请保护好它”。亲爱的战友,为梦想而努力、为梦想而坚持,幸福就会敲开你的心门。

  新疆军区某步兵团工兵连新兵 胡元林:作为今年秋季入伍的新兵,我与即将退伍的老兵交流过好几次。部队对老兵们的关心关爱,让我们这些新兵心里感到很温暖,同时也激励我们投身强军实践,在部队建功立业。

  视点

  满怀信心迎接新挑战

  ■严 珊

  退役士兵从“军营大学”毕业后,将再次面临“社会大学”就业的挑战。从“毕业”到就业,对于绝大部分退伍老兵来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是又一次全新的考验。这一道坎,该怎样跨越?这一段距离,该如何缩短?这既是对老兵能力素质的考验,也是对各级带兵人带兵成果的一次检验。

  连日来,透过许多“暖新闻”,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部队和带兵人热忱关爱退伍老兵,订实策、出实招、办实事。北京军区空军携手地方对基层一线拟退役士兵集中开展技能培训,东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联合驻地培训中心举办退役士兵技能考核,武警江苏省总队依托驻地人才培训中心送士兵上“退伍学校”等等,这些务实之举,都是为老兵顺利就业加钢淬火,组织关爱令人欣喜。

  近年来,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安置制度实现从城乡有别向城乡一体转变,安置方式实现从单一指令性安置向多元化安置转变,安置保障实现从以地方为主向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转变。着眼新情况、新形势,合力打通就业前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军地双方共同的责任。

  “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全面提高士兵的能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培养战士成才需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提出,对培塑新型高素质人才有了更高标准和要求。为战士的成长成才想得再细一点、做得更实一些,把战士的未来考虑得更远一些,既能激励战士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强军实践,提升部队战斗力,也有利于他们离开军营后的发展,个中道理显而易见。

  人才是强军之本,兴国之要。战士学技能与练打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多掌握一门技能和特长,可以为打赢多增加一分胜算;有了打赢的底气和本领,更能增添就业的信心和机会。只有重视战士的求知渴望,才能更好地凝聚军心士气;只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育才机制,就会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放飞梦想。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对战士而言,缩短“毕业”到就业的距离,除了组织安排的职业技能培训之外,每个人都应该制定自己的“成才路线图”,更加科学合理地用好在军营的美好时光。训练场上夜以继日挥洒汗水的同时,业余时间也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自我加压,多掌握一些本领和技能,包括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一旦脱下军装,能够凭借素质搭起就业的“阶梯”,依靠能力获得奔赴新战场的“通行证”。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我们深信,有国家政策优抚、组织关心培养、个人不懈努力,退伍老兵们定能在新的征程中华丽转身,书写出新的篇章。天南地北的座座军营里,战友们静候你们早日传回佳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