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哪些建筑代表上海?

来源:东方早报
2015-01-26 09:48:02

  ■ 万体馆等建筑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海的探索

  ■ 1949年,上海迎来了解放,城市面临新的规划和建设。

  在1990年城市建设大潮来临前的四十年中,上海每个时期均有特色迥异的建筑,既体现了时代特征,也彰显了建筑师的探索。

1949年后,哪些建筑代表上海?

1955年建造的中苏友好大厦是一座政治性的大型建筑。

  沪西工人文化宫面临重新规划、华东电力大楼行将改建,2015年1月里的这两个消息,引发了热议,也将人们原本聚焦于老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的目光,转移到了这个城市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筑上。

  事实上,在1990年代城市建设大潮来临之前的四十年左右,上海虽没有大规模的标志性建筑涌现,但每个时期均有特色迥异的建筑单体,既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也彰显了建筑师的探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卢永毅教授向早报记者梳理了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建筑。

  “要了解解放后的建筑变化,首先得知道解放前的建造状况。”卢永毅的追溯是从20世纪之初开始的。在上个世纪初和一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为顺应城市化建设,上海迎来了两拨房地产开发的大潮,现在上海人引以为傲的历史建筑包括外滩的大部分楼宇、大量花园洋房和石库门里弄,基本都是那个时期建造的。

  不过,这一加速进展在1937年抗战开始后突然停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的租界仍是孤岛,但战乱中的人们早已无心投资,建设也无从谈起。珍珠港战争后,日本占领上海所有租界,先后造了一些房子,但数量不多。

  1945—1949年之间,租界全都收回,国民党政府重新规划大上海,但受内战影响和经济局限,建设也很不稳定。1949年,上海迎来了解放,城市面临的新规划和建设,就是在这样的战后萧条、经济困难和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展开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