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哪些建筑代表上海?

来源:东方早报
2015-01-26 09:48:02

1949年后,哪些建筑代表上海?

  

  上海大舞台

  

1949年后,哪些建筑代表上海?

  

  同济大学大礼堂

  

1949年后,哪些建筑代表上海?

  

  沪西工人文化宫

  1960—1970年代:技术与美学的突破

  这二十年由于历经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的动荡,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社会状况来看都不可能大有作为。不过,由于社会主义关注大众和公共福利的特点,工人文化宫的建设成为了这个时期最为耀眼的建筑。

  “东/西宫”的筹建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沪东工人文化宫和沪西工人文化宫分别建成开放,不过沪西的大剧院在停工十多年后,在1975年才建成。作为全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沪西的占地面积达到6.98万平方米。卢永毅教授介绍说,沪西的建造带有新中国时期简朴对称的形式,但是细部融汇了现代化了的中国式装饰,这种古典元素,不是生搬硬套的博古架和飞檐,而是经过消化的民族风格。由于得到陈毅市长的亲自批示,倾注了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心血,至今看来,“西宫”都是建造质量非常高的建筑。

  这一时期建筑师们开始探讨和实践技术与美学的结合。同济大学大礼堂设计建造于1962年,是装配式现浇钢筋混凝土联方网架结构。特别是在跨度上达到40米,是当时绝无仅有的,网格的结构既作为力学支撑,又体现了美感。

  另一个是魏墩山先生设计的万体馆,现为上海大舞台。圆形的主馆高33米,屋顶网架跨度直径110米,可容纳观众18000人,也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上海大舞台

  1975年,魏墩山设计。

  同济大学大礼堂

  1962年,黄家骅、胡纫茉设计。

  沪西工人文化宫

  1960-1975年,陈植、民用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