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轮椅击剑选手李豪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东京残奥会首枚金牌

轮椅击剑选手李豪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东京残奥会首枚金牌。当日,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男子个人佩剑A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李豪以15比12战胜乌克兰选手阿尔乔姆·曼科,获得金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2021-08-25 19:23

飞阅塞罕坝

塞罕坝,这颗位于河北北部的“绿色明珠”,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塞罕坝,这颗位于河北北部的“绿色明珠”,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2021-08-25 19:17

遇见山庄 感受民族文化自信

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避暑山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实地调研。避暑山庄作为清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利用热河流域的自然风貌,导之自然,利用自然,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的提炼和升华。2021-08-25 18:50

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 弘扬塞罕坝精神

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陪同下,深入国有林场、文物保护单位、农村、社区等进行调研。23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2021-08-25 18:49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25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习近平强调,中方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奉行不干涉阿内政的政策,一直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2021-08-25 18:26

乡村之变 中国之路

在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9次国内考察中,有7次深入农村调研。总书记这次考察的大贵口村,依托莲花山等自然资源,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发展起了旅游产业、现代都市农业。2021-08-25 18:17

塞罕坝精神的“绿色接力”

|热解读|夏有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有赤橙黄绿,层林尽染。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肯定“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2021-08-25 18:15

生动讲好民族团结这堂大课

8月24日,习近平来到承德博物馆围绕民族团结实地调研,参观了《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承德是古代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点,也是清王朝在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分中心。2021-08-25 17:16

社区无小事 真心换民心

社区是党和政府在城市联系群众的最基层单位。社区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决定着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印象。2021-08-25 15:05

时政画说丨林海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9座“望海楼”矗立在各处高点,由18位瞭望员常年值守,监测火情。大风突起,61岁的瞭望员赵福洲爬上“望海楼”顶楼查看林区。林场工人对密度过大的林区进行抚育间伐,生产受益将重新用于林场科学种植。2021-08-25 08:08

望海楼:情报部门搞病毒溯源 这事儿不靠谱!

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目的是为了研究新冠病毒如何跨越物种传播,从而更科学地应对疫情挑战,防止类似的疫情大流行再度发生。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美国情报部门要在90天内拿出结论,却根本没有论证科学溯源能否在短短90天之内完成。2021-08-25 05:31

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 ”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2021-08-25 02:38

东京残奥会开幕

新华社东京8月24日电(记者董意行 胡佳丽 赵建通)24日晚,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开幕。2021-08-24 22:39

他们守护美丽中国的底色

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在月亮山,习近平看望了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同他们亲切交流。2021-08-24 22:05

总书记牵挂的塞罕坝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习近平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2021-08-24 20:58

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海”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这个他一直牵挂着的林场已是万顷林海。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坚守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百万亩林海让塞罕坝从此换了人间。2021-08-24 20:43

农业农村部: 早稻丰收已成定局增产趋势明显

农业农村部今天(8月24日)发布,目前,南方早稻丰收已成定局,今年增产趋势明显。早稻种植技术水平也稳步提升,集中育秧面积达2820万亩,增加220多万亩;机插秧面积近3000万亩,增加150万亩;订单生产比例提升至18.1%,提高1.6个百分点。2021-08-24 18:01

潮头观澜|“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新华社发(刘满仓 摄)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开围垦荒,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风沙肆虐。2021-08-24 17:53

揭秘"飞天战袍":我国自主研制新一代舱外航天服

8月20日,随着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最后一次出舱任务的完成,又一组“太空大片”刷屏了。李琴萍先要用验光机,仔细比对气密层的橡胶材料,看是否有瑕疵,再清洗、晾干,然后用砂纸,小心打磨粘胶部分。2021-08-24 17:20

山河岁月:红色中国纪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季8月1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开播。二人在香港拜访了宋庆龄女士后,来到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打算拍摄一部反映中华民族抗战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正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四万万人民》。2021-08-24 17:19

习近平与护林员的故事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对于护林员这个群体,习近平时常牵挂于心。2021-08-24 17:18

塞罕坝 习近平为何如此关注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2021-08-24 17:18

跟随卫星感受总书记考察的“华北绿宝石”

卫星视角下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一排排整齐的机械林分布其间。卫星影像来源:吉林一号  如今的塞罕坝,四季美如画,俨然已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林的世界、花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2021-08-24 17:16

国际锐评:融入“双循环”的香港明天会更好

8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宣讲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举行系列宣讲活动。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08-24 16:42

时政微视频丨瞰塞罕坝

这是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从“一棵松”到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人工林海,瞰松柏蔚然,泉水清澈;瞰绿色发展,久久为功。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一个生态奇迹。2021-08-24 16:36

央视网评:驱邪扶正,打造清朗“饭圈”文化

便利的虚拟社群则大大提升了粉丝群体的规模化和组织化,“饭圈”由此迅速崛起。由此,娱乐行业的粉丝社群从自娱自乐的亚文化圈子升级为一种自组织、可循环的商业型平台。不止如此,在深度捆绑下,粉丝对于偶像“爱的供养”早已超出经济范畴,逐渐延伸到价值观领域。2021-08-24 15:48

山河岁月: 转战陕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季8月1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开播。《转战陕北》主要讲述:1947年3月18日黄昏,敌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越来越近,在彭德怀、习仲勋不断催促下,毛泽东、周恩来等告别居住十年的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程。2021-08-24 15:21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