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扮靓场馆迎进博

鲜花装饰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10月23日摄)。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2020-10-24 07:55

联合国中国社会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第九批项目新闻发布会暨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联合国中国性别研究与倡导基金项目(简称CGF)第九批项目授资仪式于2020年10月2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国别主任安思齐女士、奥运冠军,中国女子排球队前队长,联合国妇女署性别平等倡导者惠若琪女士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现场,与参会者分享了推动与支持性别平等工作中的收获与挑战。2020-10-23 16:27

《龙》杂志专访抗美援朝作战“一级英雄”李延年

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李延年,在抗美援朝作战中荣立卓越功勋。曾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先后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三级国旗勋章。2020-10-23 09:07

中国开始接收蒙古国3万只“捐赠羊”

10月22日,载羊货车通过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无人机照片)。22日11时30分许,从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出发的一辆辆货车搭载首批4000只羊,依次驶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口岸。2020-10-23 07:47

回眸峥嵘岁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回眸峥嵘岁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回眸峥嵘岁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回眸峥嵘岁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2020-10-23 07:46

纪念馆中的抗美援朝历史

在10月19日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0-10-22 10:10

“十三五”期间 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

10月21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把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突破口,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部署和全链条实施。2020-10-22 10:06

这里的住宿为何“不要钱”?

”  根据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规定,除福州城区本地生源之外的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费入住。督查组了解到,福州市毕业生免费住宿点目前共设置了3处,住宿房间均是对现有资源的统筹利用。2020-10-22 09:59

“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国家实验室加快布局。2020-10-22 08:58

"十四五"

【编前语】“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2020-10-21 21:40

向总书记报告丨花茂村的笑声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有一个面积9.8平方公里的村子——花茂村。”  乡村旅游是花茂村的重点项目,村委会不定期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餐厅、陶艺等培训活动,不仅使大家掌握了新技能,还增加了收入。2020-10-21 21:14

深刻认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主线。要始终坚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2020-10-21 07:59

【中国网评】加入COVAX是中国履行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郑重承诺

10月8日,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2020-10-19 21:55

青平:有“深”度 够“圳”撼

深圳,一座梦想之城、创新之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1980—2020,深圳人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完成一些大城市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止,期待深圳更好的明天。2020-10-19 21:55

“疫情贫困”凸显美国结构性人权困境

9月下旬,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因新冠疫情肆虐而加剧的美国经济危机,给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美国人家庭所造成的打击最大。该报告显示,自3月份新冠疫情在美国开始大规模流行以来,多达46%的低收入美国人支付账单出现困难,51%的低收入美国人难以储蓄。2020-10-19 21:49

经济学家:前三季度经济整体成绩不错 但仍在爬坡过程

下午,总台《相对论》节目连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解读三季报的“V”字攀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这个V是个不平衡的V,我们现在还在爬坡阶段,还没真正实现完整的V字。2020-10-19 21:47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中国经济回升正向拉动全球经济复苏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表示,内需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回升的主要动力,而中国经济目前的回升既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增长,也对全球的经济复苏起到了正向的拉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经济的稳步回升,对全球的经济复苏也起到了正向的拉动作用,从9月当月看,出口增长了8.7%,进口增长了11.6%。2020-10-19 21:46

由负转正!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列

今天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0.7%,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0.6%。2020-10-19 21:45

国家统计局: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今天上午10点,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目前的回升,既有利于我们自身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个正向拉动的作用。2020-10-19 21:44

习近平: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参观展览。2020-10-19 21:42

特高压东吴站,“钢铁森林”为工业输送“氧气”

17日,“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江苏苏州和上海的交界处,这里坐落着全球最大的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东吴变电站。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各变电站已基本普及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智能巡检设备。2020-10-19 19:51

罗来昌: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硬木扁担杉木桶,代代不离驼背种。作为进顺村的“领头雁”,全国人大代表罗来昌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成果,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保持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村民。2020-10-19 19:26

大江时评:共享VR盛宴,擦亮江西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相聚秀美江西,共享VR盛宴。精心布局融合发展,江西是VR技术“弄潮儿”。开创产业创新发展,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江西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就是为了加速开创VR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引领VR产业向纵深发展。2020-10-19 19:20

【潮涌长三角】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探索之路

10月16日,“潮涌长三角 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南通市,探访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在互联网医疗建设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就。”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副科长肖激雷介绍,“目前,我院医生还能借助平台,帮助患者预约上海的相关医院号源,十分便捷。2020-10-19 19:17

【地评线】漫评:讲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

”一边是政策扶持有序推进,一边是火热的脱贫故事在全国各地上演,小康路上能否确保“全面”实现,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均衡发展。”各地推动就业扶贫“新招”源源不断,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坚实基础。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一个个脱贫一线的生动纪实共同绘就脱贫攻坚宏大画卷。2020-10-19 19:16

改革开放踏上更高起点,深圳往哪“闯”

2020年9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最新的大学排行榜,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世界排名300强,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8名。获批综合改革试点,正是中央赋予深圳的一把“利刃”,将让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路上披荆斩棘。2020-10-19 19:16

发扬特区精神 勇当新时代“拓荒牛”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处处留下了深圳人埋头苦干的足迹,彰显了深圳人真抓实干的精神。2020-10-19 19:16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