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明了,3分钟看懂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成果

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再次引领世界瞩目。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领衔发明的广域电磁法仪器,探测深度和信号强度分别是原常规探测方法的5倍和125倍,有力支撑国家“深地”战略实施。

简单明了,3分钟看懂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成果

来源:新华网 2019-01-09 10: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再次引领世界瞩目。新华网科技频道为大家精心摘选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奖的项目,让大家简单明了,这些前沿科技成果将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在“三深”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领衔发明的广域电磁法仪器,探测深度和信号强度分别是原常规探测方法的5倍和125倍,有力支撑国家“深地”战略实施。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地下工程穿越高速铁路的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中国高铁技术令世界惊叹。在中国高铁快速发展中,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地下工程如何安全穿越仍是一项紧迫课题。同济大学周顺华教授领衔完成的课题,进一步凸显了我国高铁技术的领先地位。

国家进步奖一等奖——温度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是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金涛等完成的研究成果,在长征系列火箭研制和第四代核反应堆研究中提供了温度溯源支持,实现了温度单位定义的重大变革。

国家进步奖二等奖——台风监测预报系统关键技术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教授等完成的项目,建立了新一代台风数值预报系统,标志着我国台风数值预报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现已被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应用,并被推广至亚太区域的其他国家使用。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

虽然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但是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北京大学梅宏院士等完成的项目颠覆传统操作技术思路,累计打破10多个部委和20多个省市的3000多个政务信息孤岛,有利支撑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实施。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

每个新生儿都要进行听力测试,如果能够在宝宝出生前进行提前干预,将会显著降低耳聋出生缺陷。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带头研制出的全球首款耳聋基因诊断芯片,仅从待检测的人身上抽取血液,就可以检测其是否携带耳聋基因突变位点,促使我国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遗传病分子筛查国家。

(凌纪伟 蔡梦晓)

【责任编辑:张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