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二季以年轻态让文物精彩“活起来”,启迪当下,昭示未来

《国家宝藏》第二季以年轻态让文物精彩“活起来”,启迪当下,昭示未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1-25 19: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第二季于2018年12月9日播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截至目前,全网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7.5亿!该节目在保留第一季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在文物的选择更具有时代性,让文物在新时代更精彩地“活起来”,让承载中华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文物,再次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魔法般走出了博物馆,走入年轻人的心中,节目以穿越时空、超越语言、跨越国界的艺术表达,带领观众领略源远流长又生机盎然的上下五千年,解读流淌在华夏民族血脉里的基因密码,启迪当下,昭示未来。节目也更注重精准传播,融合传播,携手媒体同行共同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成果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好地倾听中国、读懂中国。

一、以“年轻态”让文物精彩活起来,破局中国文化传播窠臼。

《国家宝藏》第二季,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央视与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强强深度合作,不仅仅在于展示了镇馆之宝,而且是用“年轻态”让文物更精彩地“活起来”,走入年轻人的心中。该节目以小剧场的形式倾情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27组国宝守护人,从年轻人的视角讲述不一样的国宝和守护国宝对今天的重要意义。如第一期故宫博物院的三件国宝分别是样式雷烫样、李白的上阳台帖和金瓯永固杯,分别由王菲、翟天临和黎明来演绎它们的前世传奇。当翟天临和濮存昕朗诵诗歌《如果没有李白》时,使许多年轻的观众大呼“泪目”“燃爆”。节目与年轻人同频共振,艺术感染力之强,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心坎。另一期节目中青年演员胡杏儿扮演“最美画师”,为我们演绎“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的前世故事,感受开放的广东历史上的窗口作用。如第五期讲述聂耳的小提琴和国歌的故事时,由青年演员张若昀饰演聂耳,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由指挥家于海讲述了他几十年指挥对国歌的理解,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对全民抗战的唤醒作用和他作为政协委员用十年提议制定《国歌法》并最终通过的故事,由张国立讲述了利比亚撤侨时,许多人丢了护照,但只要会唱国歌的,就可以登上飞机坐上轮船被送回了祖国。这些感人的故事,让年轻的观众热血沸腾,最后全体起立,高唱国歌。整个节目以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践行习总书记“以多种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重要讲话精神,破局文化节目单向传输的窠臼,让为文物立体地与年轻人互动,从而“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国家宝藏》第二季文化融合更强,时代张力更足,关联脑洞更大,精准触发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点,激昂民族复兴气象,激发全体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汇聚的磅礴力量。

二、创新电视前卫的叙事表达,创新文物保护、传承和传播新手段。

该片大量使用了多幕话剧式的情景再现,如92岁的蓝天野穿着铠甲饰演西汉名将赵充国,挂帅出征陷入四面楚歌,宫廷一些大臣对皇帝进谗言要求撤换坚守不出的赵将军,羌族等部落首领也在观望,是否加入合击,还是倒戈赵将军。而赵充国却用大智大勇和民族团结的“锦囊妙计”,使大多数敌对的少数民族成为朋友并加入了自己的队伍,对顽固不化的极少数敌人,实施精确打击。从而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故事,演绎得出神入化。节目更重视现场的震撼力,如把两千年前的云锦织布机复原件搬到现场,其设计精巧,操作之简单堪比今天的电脑,让所有观众震撼于中国祖先发明创造的伟力。而更重要的是,节目要透过这件文物的织造工艺和它的复制过程,讲述历史上丝绸之路能够铺就的直正动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智慧的织机工艺,从而让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复杂的丝织品成为可能。文物是载体,承载中华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但是如何传承文明、文化和精神,则更需要创新,该节目探索出实物+故事+多幕话剧情景再现+现场体验+讲述的全新表达方式,这些手法的运用,可见、可听、可感,来生动诠释这些顶级国宝,于是观众才震撼于粤博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宋金项饰、金漆木雕大神龛所展示的广东作为展示中西文化和桥梁作用的窗口作用,震撼于冀博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彩绘散乐浮雕、长信宫灯所寓意的国泰民安,震撼于川博东汉制盐画像砖、格萨尔王唐卡、后蜀十三经石刻所寓意的“四川不灭,中国不亡”的不断传承,震撼于新疆博物院“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绢衣彩绘木俑,伏羲女娲图所寓意的民族大团结的深刻意义,震撼于我们祖先发明创造精密的织锦机器对我们今天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意义。

三、精美的匠心之作,融媒体传播突破中国文化传播的升级。

国家宝藏第二季汇集了领域内最顶级的资源,加上平台多年创新积累的经验,进而成功打造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节目。制作更加精良、精美,匠心独运,追求极致完美。镜头富有表现力和张力,灯光、色彩、色调和剪辑更具有时代性,舞美更加震撼,效果炫酷的“国宝盒子”率先吸睛,传播方式不断改进,不断拓宽影响。节目也更注重精准传播,融合传播,携手媒体同行共同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成果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好地倾听中国、读懂中国。除在央视播出外,还在央视网、央视影音、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喜马拉雅等平台联合上线播出。迅速爆红,一举占领90后、00后这一年轻阵地。此外,第二季推出手机端的3D立体交互方式,方便观众在收看节目之余深入了解文物细节;还把节目音乐集结成专辑回馈观众,并在每期节目为广大粉丝增加一个抒发心中感慨的尾声,在线上线下为大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互动空间;在互联网时代,该节目打造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产品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丰收,也让更多的互联网一代重新认识和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甚至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当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碰撞,《国家宝藏》的出现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色、更富有传播力,成为各界思考和热议的话题。的确,《国家宝藏》第二季,打造一场超越想象力的“文化破壁”之旅,进一步强化“超级连接”效应,致力于通过深度的精准传播和广度的融合传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推向全新高度。一经播出便获得良好口碑,影响人群十亿左右,节目唤醒了民族根脉中亘古不息的磅礴力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誉为“开启了古典文化综艺元年”。

四、带动了博物馆游客流量剧增,国际版权签约,溢出效益凸现

自《国家宝藏》播出后,文博热、古典热作为一股愈加火热的文化现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驻足与关注,节目强势拉动全国博物馆客流量平均增涨50%,并走进课堂、走进考卷、走进青少年们的业余实践;同时,以“文物”为对象的文艺创作也迎来一股井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院长感慨:“通过《国家宝藏》第一季,我们九大博物馆都捷报频传,观众人数迅速增长,年轻观众迅速增长。它不但改变了我们观众欣赏综艺的一种态度和一种感受,而且改变了博物馆的思维方式。我们就是要像总书记所说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它们一定要活在当今的社会中,活在人民的生活里,才有生命力。”而第二季的播出,直接拉动了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地游客流量。不仅如此,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浪从国内“燃”到了海外,多家媒体海外版块纷纷推荐节目,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各国网友在当地组织朋友观看《国家宝藏》,表示“《国家宝藏》倾力造、传统文化突骄傲,先祖先贤书春秋,华夏千古显荣耀。”《国家宝藏》参加了法国秋季戛纳电视节,并举办专场推广活动——“《国家宝藏》创造新传奇”,与全球节目模式巨头恩德莫尚(Endemol Shine)集团签署协议,合作研发《国家宝藏》国际版模式。同时,与英国BBC国际新闻(BBC World News)频道开启洽谈,未来将与英方联合制作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并在BBC播出落地。

《国家宝藏》第二季创新性地将电视前沿视觉艺术和话剧前卫表演艺术和博物馆文物结合,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激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民族文化自信。积极探索出新时代下的文化传播新方式,让中国大地每座博物馆的文物都活起来,“讲述”着我们脚下这片大地的故事,彰显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通过改革和创新,让博物馆真正进一步走近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丰富、美好的文化体验。《国家宝藏》不仅在国内引起剧烈反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认可,用中国原创模式讲述世界的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之美和艺术之美。是一部注重匠心、走心制作的精品电视节目,继续引领文化类节目创新的清流。

(王永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