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算算脱贫致富账】两代村支书的致富梦

汪桂芬的父亲汪绍钧是桃仙岭村的上任支部书记,去年8月,这位虽已退休,但依然操心村里事务的老书记,因过度劳累,发生意外去世。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汪绍钧退休前仍放心不下村里的贫困户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百亩荷塘、仙桃采摘园、油茶合作社等产业。

【新春走基层·算算脱贫致富账】两代村支书的致富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9-02-08 12: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了完成爸爸的事业,我选择了回到村里。”47岁的汪桂芬聊到父亲时眼圈不禁泛红。大年初二,记者走进湖南省桃源县桃仙岭街道桃仙岭村,见到了村支书汪桂芬。

汪桂芬的父亲汪绍钧是桃仙岭村的上任支部书记,去年8月,这位虽已退休,但依然操心村里事务的老书记,因过度劳累,发生意外去世。

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汪绍钧退休前仍放心不下村里的贫困户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百亩荷塘、仙桃采摘园、油茶合作社等产业。

女儿最懂父亲的心思。汪桂芬深深地知道,村民的致富产业倾注了父亲的心血。当时,还在城里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她,不顾身边人的反对,放弃了20多万年薪的工作回到村里,受到了村民的支持。

桃仙岭村地处沅江河畔,靠水吃水的村民,也饱受水患之苦——每年汛期沅江水势上涨,容易引发洪水倒灌入村,给村民的农作物带来很大损失。“我们村地势比较低,农田经常被洪水淹没,以前发展过很多产业,都失败了。”汪桂芬说。

针对这种情况,老书记汪绍钧通过多方取经,发现种植太空莲比较符合当地情况。太空莲经济价值高,不怕洪水短暂淹没。但是由于以前的失败教训,村民对种植太空莲顾虑重重。

“当时村民都不太相信种太空莲能挣钱,爸爸就通过承包的方式,种植了30亩太空莲做示范,还带着我天天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村民,汪桂芬和父亲不仅多次登门和村民沟通,还在市委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多次组织村民们到太空莲种植比较成熟的邻县参观学习。

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村里确定了95亩太空莲的首批种植计划,驻村工作组也免费送来了5万元的莲子种,并安排专家到村里针对村民在栽培技术、后期管养、病虫害防治、销售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培训。

汪立平是村里的贫困户,因脑部受伤,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家庭生计基本靠妻子支撑。汪桂芬清楚地记得,为了推行太空莲种植,自己往汪立平家跑了近10次,终于说服了他和妻子。如今,汪立平家里种植了5亩太空莲,去年实现收入1万多元。今年,汪立平和妻子还准备扩大种植。

“一斤去芯莲子能卖20多元,一斤干莲子也能卖6元。去年丰收之后,今年很多村民都想加入种太空莲的队伍。”汪桂芬说,太空莲不仅能够收获莲子,还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夏天时,很多游客都来村里采摘莲蓬和水果,村里的农产品加工、民宿农家乐都被带动起来了。

如今,桃仙岭村的生活蒸蒸日上,这个坐落于桃花源风景区的古村,将被打造为田园风光体验区、农村庭院示范区、旅游产业加工区、百花齐放观赏区、后勤服务保障区,汪绍钧和汪桂芬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8日02版)

 

(肖人夫)

【责任编辑:张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