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味道】纽约:一家中餐馆一碗中国面 一年卖出19万份

西红柿打卤面可以说是我们家家都会做的一道菜了,但正是这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却在美国纽约吸引了当地人纷纷排队品尝。《纽约时报》美食专栏记者 普里亚:简单、美味、传承,这是我想到的三个词,它们既有来自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又与美国餐饮形式相结合。

【中国味道】纽约:一家中餐馆一碗中国面 一年卖出19万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02-09 14: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西红柿打卤面可以说是我们家家都会做的一道菜了,但正是这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却在美国纽约吸引了当地人纷纷排队品尝。家常的中国味道究竟是如何受到众人青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纽约,踏上中餐创新之旅。

纽约,摩天楼勾勒出的天际线之下,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也是一个汇集世界风味的美食天堂。一些纽约客或许并不执着于弄清自己祖上究竟从何处移民而来,但却总想搞明白好吃的食物来自何方。

工作日的午餐时间,写字楼里忙碌了一上午的人们陆续走进这家名为“君子食堂”的中餐店, 用一碗“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开启他们对风味的追寻。

君子食堂主厨 厨艺总监 冼诺扬:几乎每个中国妈妈都会做西红柿鸡蛋卤,花十到十五分钟就能做成,做起来非常快捷,每个家庭都会做。

将提前料理过的刀削面在沸水中烫三五秒钟,快速盛出,淋上香浓的西红柿鸡蛋卤,搅拌均匀,加入各种配菜,最后再撒上一把嫩绿的香菜……。家常的中国味道,跟随着中国人远行的脚步来到这里。

《纽约时报》美食专栏记者 普里亚:我听中国朋友说过,这是他们的妈妈常做的家常饭,就像美国人常吃的通心粉和奶酪一样。我没想到能在餐馆里吃到一份如此简朴舒服的中国家常饭。

这一碗面,在过去一年中卖出了19万份,平均每天卖出520份。《纽约时报》、《福布斯》、《时尚》、《美食与美酒》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纷纷为它点赞,来自中国的这碗“西红柿鸡蛋打卤面”还入选2018年度的“纽约最佳美食”。

君子食堂共同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 赵勇:我们每一个新的选址都会进行完整的人口分析,我们的研发和操作都会进行完整的成本分析等等一套的数据分析。所以我们的所有商业执行和决策的背后都是一个科学化的管理。

一群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赋予了这碗常见于中国餐桌上的面食新的天地。通过对美国人饮食习惯的分析,“君子食堂”采用了美国目前最流行的流水线窗口点餐方式,顾客可自主选择面前的食材,食物在点餐时同步制作完成,全程不超过1分钟。

美餐形式与中国味道的交融造就了新型的饮食风貌。

《纽约时报》美食专栏记者 普里亚:简单、美味、传承,这是我想到的三个词,它们既有来自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又与美国餐饮形式相结合。

2018年,全美中餐馆的数量达到46000家。伴随中餐业在美国发展的,是中国人走进美国社会,中国文化与当地民俗相互融合的过程。

君子食堂里这些来自中国的“学霸”创业者,在纽约创造商业佳绩的同时,也在思考饮食与文化传播的独特联系。食物是文化的载体,是联结人与人关系最好的媒介之一。

君子食堂共同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赵勇:通过食物我们联结不同的人:不同肤色的人、不同国别的人、不同民族的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去聊同一个菜,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它理解它。

美国顾客 加比:正宗、友好、高水准的这家店将美国中餐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我们拥有了更好的中餐体验。

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带着朴实的中国味道,正在融入纽约人的生活。不动声色,充满惊喜!

【责任编辑:胡艺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