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背景
什么是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开始。
根据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从地域范围讲,“9+2”城市群模式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2”为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9”为9个广东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
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6659万,GDP总量超过约1.34万亿美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标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最新发布的《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测评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力位列四大湾区之首,整体影响力指数排名第3,高于东京湾区。
但粤港大湾区又与世界三大湾区有很大的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是1个国家、2种制度、3个法域和关税区,流通3种货币,制度方面的差异比较大;而世界三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都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同一种体制的框架内进行。
五大战略定位
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有五个: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一桥一铁”跨境基建加速粤港澳发展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两大重要跨境基础设施建成通车。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运营,民众可从香港西九龙站搭乘高铁,直达内地44座城市。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往来港、珠、澳三地变得更加便捷,也带动了三地旅游业的发展。
跨境基建在通关模式上也有创新。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的“一地两检”,港珠澳大桥珠海、澳门口岸“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大大缩短了旅客通关时间。
各项政策惠及民众 “便利湾区”正在形成
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的过程中,一项项便民政策的出台,也切实推进了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互联互通,对港澳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了便利。
(朱延静、何路曼、孟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