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搭台 文化创新唱戏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食粮,当然也是精神家园,它充分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愉悦感,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

传统节日搭台 文化创新唱戏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19-02-21 15: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正是这些“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起到了连通和架起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文化繁荣——尤其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方面发挥出了其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此外还有龙头节(二月二)、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寒衣节等等,如再加上各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那就更是多得让人难以详述。这样多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理想平台,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个平台,让传统文化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唱好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大戏,同时让文化传承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应有的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努力铸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辉煌再做新的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食粮,当然也是精神家园,它充分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愉悦感,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传承发展道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决不能离开对传统的传承而空谈创新——要知道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只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得益彰的映衬。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所有的事物都应与时俱进,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这就是说,传统文化也应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必须创新发展——即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让科学的、积极向上的、有益于当今社会的精华部分继续发扬光大,而对那些已经过时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甚至含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必须给予淘汰。

与此同时,还应根据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化的所需等,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创新文化形式、丰富文化内容,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尤其是还应将新时代文化传承中所必须的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规范”、“市民道德规范”、“市民生活规范”、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等等内容融于其中,再借以传统节日这个大舞台加以加以演绎、推广和弘扬,必将会起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穆明祥)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