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1星”:成为在轨卫星、空间站和地面中心站的桥梁

昨天(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1星”:成为在轨卫星、空间站和地面中心站的桥梁

来源:央视网 2019-04-01 18: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昨天(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吴炜琦: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就是将一个功能强大的测控跟踪的数据地面站,部署到36000公里轨道的太空,对在轨运行的卫星、空间站等各类数据提供跟踪、测量和数据保障,搭起了在轨卫星和空间站与地面中心站之间的桥梁,修起了高速公路。

据了解,“天链二号”中继卫星系统在任务规划、系统管理、业务运行上相比“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取得显著进步。

中继卫星工程运控系统总设计师 孙宝升:天链一代的中继卫星系统现在一共发射了四颗,现在目前都运行很好,这四颗中继卫星组网为这个载人飞行任务,太空授课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今天我们发的天链二号中继卫星是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后新的一代它的能力在这个信息传输的速率还有同时为用户服务的数量方面都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

“天链二号01星”将对提高中低轨卫星、载人航天器信息回传时效性、在轨运行安全性和任务实施灵活性发挥重要作用。“天链二号01星”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飞行。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