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谈如何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汲取力量传承使命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对于英雄烈士的最好缅怀,就是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汲取力量、传承使命,书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

专家学者谈如何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汲取力量传承使命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4-07 10: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对于英雄烈士的最好缅怀,就是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汲取力量、传承使命,书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

什么是英烈精神,为什么要弘扬英烈精神,如何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安东。

“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质,英雄烈士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勇敢令人敬佩,不惧苦难、舍生取义的忠贞让人崇敬,顽强拼搏、精忠报国的壮举被人赞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情怀为人传颂,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践行。”王易说。“英烈精神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尊严,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朱安东这样概括。

在现实生活中,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否定历史人物、抹黑英雄形象、恶搞英雄事迹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王易说,纪念英烈、保护英烈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我们要把革命先辈们开创出来的事业继续推进,就必须以英雄烈士为榜样,从中汲取强大的正能量;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才能动员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通过纪念、保护英烈的具体实践可以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也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我们纪念英烈、保护英烈,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英烈精神,弘扬英烈精神,以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如果不这么做或者做得不够好,那就可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社会思想混乱,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错乱,以致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朱安东说。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英烈、保护英烈?王易建议,一是事实溯源,深入挖掘英烈的革命事迹,铭记英烈精神。关注促成英烈在重要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转变因素和成长节点,使英烈形象更加丰满,更具说服力。二是精神凝练,科学理解英烈的崇高精神,敬仰英烈品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赋予英烈精神以新的内涵,拓展广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把英烈精神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三是文化培育,培育崇尚英烈的文化氛围,弘扬英烈正气。创新教育载体,利用国家仪式、节日庆典、革命场所、网络平台等英烈精神宣教平台,在全面系统的宣传教育中涵养崇尚英烈的社会意识。

“我们今天应该大张旗鼓地纪念英烈,继承和弘扬英烈精神。要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客观记录和研究历史,通过各种方式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讲好英烈故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纪念英烈、学习英烈精神的正气。”朱安东说。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