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作为巴林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我率队参加了巴林国际社团文化节活动,与来自印度、泰国、尼泊尔、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的社团载歌载舞,共享来自不同国家的文明成果。
巴林,素有“波斯湾明珠”之称,是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也是海湾地区的银行和金融中心。国土面积虽小,却以其秀丽的风景与温和的文化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外籍人士占居民总人数一半以上,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地方。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已成为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巴林秉承阿拉伯传统文化,既有与中国相似的地方,也有迥异之处。
阿拉伯人与中国人一样崇尚义气,对待朋友热情诚挚,慷慨大方。招待朋友吃饭的时候,喜用大锅大盘,装满烤肉、卷饼等阿拉伯美食,席地而坐,用手取食,非常尽兴。伊斯兰教禁酒,当地人普遍饮用茶和咖啡。饭后就着阿拉伯咖啡品尝椰枣,或者吸上一壶阿拉伯水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阿拉伯人与中国人一样非常重视家庭,但与当代中国人的小家庭不同,他们还保留着大家庭聚居的习惯。所以在超市里看到的日常用品常常都是大包装的,当地人一次采购都会堆上一大车。他们还会每周固定一天作为家族聚会日,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阿拉伯世界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密,同性朋友见面习惯施拥抱和亲吻礼,但异性之间仍然遵守男女大防,不能随意接触。
巴林人日常着阿拉伯传统长袍,戴头巾。这种服饰非常适应沙漠地区的气候,既挡风又防晒。白袍男子与黑袍女士在高高的阿拉伯拱门与长廊间穿梭,衣袂飘飘,非常具有古典的美感。虽然对外来人口的着装没有明确限制,但为尊重当地习俗,在阿拉伯国家女性还是以长袖长裙为佳。
巴林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迪尔门文明所在地,其遗址巴林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中发现了中国北宋的古钱币“崇宁重宝”和青花墨水瓶等,可见古代巴林即为丝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巴两国的合作日益紧密。2013年9月,孔子学院总部与巴林大学签署共建孔院的协议,2014年4月15日,由上海大学与巴林大学合作共建的巴林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五年来,孔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每年为巴林教育部、外交部、内政部、国防部等部委官员提供汉语培训,为大学生提供汉语学分课程,组织龙舟赛、美食节、电影节,举办画展、讲座等,成为巴林民众感知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有力推动了中巴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两国的政治互信和经贸互融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在巴林的国际社团文化节上,巴林大学孔子学院向巴林劳动与社会发展部部长献上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书法作品。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各民族的文明对话、互学互鉴,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愿古老的中国文明与悠久的阿拉伯文明在新时代交相辉映,迸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朱焱炜,巴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朱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