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物联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首都博物馆进行特展——《“一带一路”中的青海》。而这件陶钱范的发掘,证明汉代青海地区在中央授权下可以直接铸造货币,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五月举行·汉风羌道 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交融

来源:央视网 2019-05-09 09: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物联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首都博物馆进行特展——《“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其势力范围延伸到青海,哪些文物能够印证这些历史信息呢?一起走进首都博物馆。

金牌饰是我国北方多以动物为题材的典型饰物,多为显示身份等级,是匈奴文化标志性的配物。这块金牌饰上一只狼正大口咬住牛的一条腿,整体画面线条流畅,动感极强,使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紧张氛围。

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为联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使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个整体。

体态肥硕的卧式羊形铜灯、制作精细,堪称精品的错金银铜盆、星云乳钉纹铜镜、河西地区的连枝灯、组合排列成北斗七星状的铜带钩等诸多文物,印证了史书上所记载的青藏高原东部羌汉杂居的事实;反映了羌人自汉武帝时期大量入居塞内,从游牧经济开始转向农耕经济。而这件陶钱范的发掘,证明汉代青海地区在中央授权下可以直接铸造货币,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