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英:舍身炸敌堡 英名永流传

在吉林省扶余市,提起梁士英的名字,不少人都能或多或少讲出这位特等功臣当年的英勇事迹。1948年10月,年仅26岁的年轻战士梁士英在总攻锦州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顶住爆破筒,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战友向前推进清除了障碍。

梁士英:舍身炸敌堡 英名永流传

来源:新华社 2019-05-10 10: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长春5月9日电(记者刘硕)在吉林省扶余市,提起梁士英的名字,不少人都能或多或少讲出这位特等功臣当年的英勇事迹。

1948年10月,年仅26岁的年轻战士梁士英在总攻锦州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顶住爆破筒,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战友向前推进清除了障碍。

梁士英,1922年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今扶余市)。出身贫苦的梁士英13岁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深切体会到旧社会的苦难。东北光复后,梁士英怀着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新中国的渴望,于194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4师15团3营机枪连当战士。同一年冬天,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身为一名党员,梁士英在战斗中一直冲在前面。1947年,在攻打昌图和彰武的战斗中,他因作战勇敢,先后两次立功。1948年9月,梁士英随部南下北宁线,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

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8连扫除外围障碍后,迅速突破敌人第一道防线。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敌人的反扑。

当部队向敌第二道防线冲击时,紧靠铁路旁的一座敌暗堡里两挺重机枪封锁了前进的道路,几个爆破组上去都没能把它摧毁。关键时刻,梁士英主动向连长请战。得到批准后,他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艰难地爬行到敌堡下,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然而当他转身正要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俯身上前,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像钢浇铁铸一般钉在那里。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的生命定格在26岁。

壮烈牺牲的梁士英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总攻发起前,梁士英掏出身上仅有的钱交给战友,说:“我要是牺牲了,这钱给我交党费。”

战后,梁士英所在师党委给他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5班被命名为“梁士英班”。

如今,每逢清明节以及重要纪念日,扶余、锦州等地都会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位英雄。梁士英的事迹还被拍摄成影视作品,供后人学习传扬。扶余市士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陈亚丽说,梁士英为了革命胜利付出生命的壮举,时刻激励着人们不懈奋斗。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10日03版)

责编:秦雅楠

(刘硕)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