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狱警周颖:用心感化服刑人员 用爱资助山区学生

“他们因为犯了错来到监狱,但这不代表他们的人格就不值得我们尊重。15年来,正航管乐队代表监狱参加文艺汇演、接待演出等共计1000余场次,累计培训服刑人员乐手1200余名,其中152人次陆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音乐等级证书。

中国梦·践行者|狱警周颖:用心感化服刑人员 用爱资助山区学生

来源:深圳新闻网 2019-05-29 15: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周颖在山区支教

“他们因为犯了错来到监狱,但这不代表他们的人格就不值得我们尊重。”说这话的人叫周颖,是深圳监狱矫正与刑务办公室的二级警员,二级心理咨询师。更多时候,她是一位可以信赖的知心姐姐,她联合筹办并担任指导员的正航管乐队,让许多服刑人员重新找到了希望。

高墙内的知心姐姐

“如今,我也渐渐成长,对未来、对梦想充满希望,这一切的改变都因为曾经在乐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19年春节前,周颖收到这样一封信。来信的人方某经过7年的监狱改造,他即将回归社会,而在出狱前,他最想感谢的人是周颖。

方某在正航管乐队待了3年,在管乐队中负责圆号演奏。“说实话,他不是乐队里最出色的人,我自己不认为对他有多关注,我觉得我只是在做本职工作,没想到会对他影响这么大。”周颖说。当时,恰逢监狱的春节晚会,方某还自荐上台自弹自唱了一首歌,与台下的服刑人员共同分享他对监狱改造的感恩之心。

像方某这样从深圳监狱正航管乐队走出去的服刑人员还有很多,在每一年服刑人员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他们都有人愿意回到监狱向服刑人员讲述自己的改造经历,传递积极改造的正能量。“音乐对人的影响真的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他们能够直面自己的过去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的内心很强大。”周颖说。在平常的乐队排练时,她会把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融入到音乐中,以平等的姿态跟他们交流,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与善意。

15年来,正航管乐队代表监狱参加文艺汇演、接待演出等共计1000余场次,累计培训服刑人员乐手1200余名,其中152人次陆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音乐等级证书。

资助山区孩子上学

多年的监狱工作经验,让周颖深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有数据显示,服刑人员中有85%的人是初中以下学历,犯罪率与受教育率成反比。”周颖说,正因为如此,她始终相信教育是最好的慈善。

2010年,周颖在某义工网站上看到了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信息,其中一张照片吸引了她,“一个小男孩子坐在教室里,我看了一眼就被感动了,他的眼神中有着对知识的渴求。”因为这样的“一眼之缘”,周颖开始资助这位名叫阿成的少年。后来周颖得知,阿成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家庭年收入仅2000元。阿成完成义务教育后,家里便再也无法支付他上高中的学费。为了能继续读书,阿成才发起了求助。

“其实我当时作出助学决定时,并没有考虑太多未来的东西。只因我在工作中看到太多因不知法不懂法而身陷囹圄的少年,他们大多数都是初中辍学后外出务工,最终误入歧途。所以,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至少让阿成读完高中,懂得一些知识和道理。”周颖说。随后的三年,周颖定期给阿成汇去学费,还不定期打电话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了解他的生活情况。

2014年,阿成以所在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故事也在深圳监狱警队中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监狱警察主动加入到周颖的助学活动中。2015年,由深圳监狱警察组成的“正航爱心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有50多人,每年都坚持给大凉山的孩子送去一份爱心。

对于周颖来说,在工作上,她用自己的专业、用音乐去感化那些犯过错的人,帮助他们重回社会;在生活上,她又用自己的爱心,让山区孩子通过教育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的大爱与社会责任感,是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刘佳明)

(高灵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