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首个磁星存在的证据

双中子星并合会释放出强烈的引力波辐射,同时还会抛出大量物质。该项发现表明可以通过磁星的X射线辐射来了解中子星自身及并合的更多秘密,为未来的引力波探测和中子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科学家发现首个磁星存在的证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5-31 14: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双中子星并合会释放出强烈的引力波辐射,同时还会抛出大量物质。主流观点认为双中子星并合后的直接产物是黑洞,但也有理论提出双中子星并合会产生一颗质量更大的特殊中子星——磁星,其表面磁场比目前人类实验室能制造出来的最强磁场强上亿倍,并且具有极快的自转速度(周期为毫秒量级),即使其质量超过中子星质量上限,离心力也能短期抗衡强大的引力,不会坍缩成黑洞。

但是,磁星是否存在,一直没有得到观测证实。理论预言磁星会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各向同性的X射线爆发,同时还会快速吸积双中子星并合后抛出的物质,在两极产生只持续几秒钟的超高速、准直的喷流。若喷流方向恰好对着地球,观测者就能在短时间内探测到大量的高能伽玛射线,即短伽玛暴;而若观测者视线方向与短伽玛暴喷流的方向相差较大,则会观测到一颗没有短伽玛暴并且光变曲线具有特征平台的X射线暂现源。这些观测现象将是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磁星的有力证据。

据科技部网站报道,基于该理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永泉、郑学琛研究组和美国内华达大学张冰研究组等合作首次证实了双中子星并合的直接产物可以是磁星。他们发现了一个来自约66亿光年外的、持续约7小时的独特X射线辐射信号,该信号呈现理论预期的从平台过渡到下降阶段的光变曲线,极有可能源于双中子星并合之后产生的磁星。该项研究得到了“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等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Nature)上。该项发现表明可以通过磁星的X射线辐射来了解中子星自身及并合的更多秘密,为未来的引力波探测和中子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