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怀一颗敬畏之心,伴孩子健康成长

若想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尊重,首先就必须遵循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孩子的正当诉求。教育孩子,也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尊重孩童的成长天性和属于孩童自己的“世界”,怀一颗敬畏心,伴孩子健康成长。

【地评线】怀一颗敬畏之心,伴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齐鲁网 2019-06-01 17: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六一,属于儿童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可爱的“花朵们”或收到喜爱的礼物,或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起游玩,又或与伙伴们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节日中过得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随着儿童节的到来,“如何教育孩子,使其快乐成长”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在日子越过越好的同时,探索一套“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方法”,也成为了家长、学校、教育学家、教育部门等关注的重点,各方都在潜心研究并付诸于实践。

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离不开“父母”这一重要角色。众所周知,孩子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作为,这是父母能发挥出的最基本的作用,也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稍感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父母都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以为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自己的预期,而一旦预期不达,便会觉得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殊不知,要想让孩子顺利完成一个快乐健康的身心跨越,就必须尊重其天性,抚养和教育孩子,必须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的正当情感诉求。

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妈妈”“暴躁爸爸”或“狼爸虎妈”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断给孩子施压。而事实上,孩子要学什么、孩子想要掌握什么,必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定,绝不能强迫。在培养兴趣上,这部分父母要学会“放松自己”,“顺其自然”。只有快乐、健康的氛围下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而强迫,只能扼杀天性。

若想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尊重,首先就必须遵循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孩子的正当诉求。对教育孩子认识越深刻,在教育孩子时考虑,甚至担心的也就越多,这就是敬畏。爱与敬畏同在,就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责任感。

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就该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点,以敬畏孩童成长天性的真心对待孩子。教育孩子,也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尊重孩童的成长天性和属于孩童自己的“世界”,怀一颗敬畏心,伴孩子健康成长。

(刘天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