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忠诚有个约定】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平凡事业展现忠诚

初夏时节,采访团记者来到南泥湾,走进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一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1999年被武警部队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连续25年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11次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原中队长宋彪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我和忠诚有个约定】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平凡事业展现忠诚

来源:光明网 2019-06-05 13: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初夏时节,采访团记者来到南泥湾,走进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一中队。

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它诞生于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70多年的奋进历程既是一部辉煌创业的光荣史,也是一部赓续红色血脉、铸牢忠诚底色的奋斗史。

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1999年被武警部队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连续25年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11次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原中队长宋彪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19年,中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这里有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

在2019年3月,中队组织了一次演讲活动。

“爷爷,我沿着你和父亲的足迹参军入伍了,我将以你和父亲为榜样,继续延续你们对党的忠诚”,列兵王先举的演讲引起阵阵掌声。

王先举的爷爷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立过战功。数十载戎马生涯使他对部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次提到部队老人就热泪盈眶;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在部队训练拔尖,表现十分优异。小时候,爷爷和父亲就以军人的标准要求他,时常告诫他:人一定要有信仰。

在家庭环境熏陶下,王先举萌生了从军报国的梦想。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参军入伍。当兵前那晚上,他父亲说:“人无信仰不立。作为军人就要时刻相信党、忠于党,就要当尖兵、当先锋。三代从军,不能给咱军人家庭丢脸”。

副支队长成学峰向记者介绍 “在延安这个地方,百姓有着这样一种向往,财富、威望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当一名军人才是最高的荣耀。”

  守护大山是一份崇高的使命

在2018年9月,列兵胡志超怀揣一腔热血应征入伍。到了中队,胡志超看着围绕四周的大山、人烟稀少的村落,心顿时凉了半截。这是被“流放”到大山沟里面来了。在中队生活了一段时间,胡志超感觉这里和电影中描写的热血军旅简直天差地别。没有飞机坦克的炫酷、冲锋陷阵的刺激,只有日复一日的执勤、严格艰苦的训练。而且中队手机管理严格,鲜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有一次,胡志超和分配到市区的战友聊天,听到了外面很多有趣的事,他越发怀疑自己当了个“假兵”。渐渐地,胡志超工作情绪变得十分消极。指导员李亚凯发现了胡志超的变化,于是带着他来到中队荣誉室,给他讲老中队长宋彪勇擒歹徒、中队官兵扑灭山火和抢险救灾的英勇故事。

起初,胡志超不以为然。后来,支队副参谋长宋彪来到中队检查工作,在与战士们聊天的时候,胡志超问宋彪:“待在山沟里能有啥作为?”宋彪回答他:“不管是在山区还是在城市,立足本职岗位,守护驻地人民的平安,这是军人的职责。继承优良传统,继承的是什么?那不是课堂上随便说说喊喊口号,而是真正接过先辈的枪,继承他们的遗志,扎根奉献这片土地!”

听了宋彪一席话,胡志超突然觉得沉甸甸:穿上一身橄榄绿,握起钢枪的那一刻,守护在这大山之中,就是他最崇高的使命。从那天起,胡志超励志要刻苦训练认真工作,渐渐地将自己完全融入了这片土地。前不久,胡志超由于训练成绩突出,被中队评为“训练之星”。

  舍生忘死是忠诚,坚守平凡也是忠诚。

春去秋来,中队官兵反复进行着执勤、训练、学习。南泥湾的平凡,每天都在延续;这支部队的忠诚,历久弥新。(光明网记者 王宏泽)

(王宏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