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端午节 跟随习近平找寻中华民族“精气神”

学习时间|端午节 跟随习近平找寻中华民族“精气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6-06 20: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端午之际,国人一如往昔追思爱国诗人屈原。“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正如习近平所说,纪念屈原,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端午节,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找寻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

——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

——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6年9月3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王晗)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