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数据赋能野生动物保护

监测盗猎行为,跟踪在保动物“生活起居”,利用红外影像、高分相机等多种视觉处理设备找寻动物……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福泉说,未来将利用更多科技成果驱动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构建野生动物保护的数据智能时代。

AI大数据赋能野生动物保护

来源:新华网 2019-07-30 10: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哈尔滨7月29日电(杨思琪 谢剑飞)监测盗猎行为,跟踪在保动物“生活起居”,利用红外影像、高分相机等多种视觉处理设备找寻动物……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高效完成东北虎豹及其猎物的影像数据初步筛选、物种分类、个体识别等信息处理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大数据集团,日前共同合作研发建设“野生动物AI大数据实时监测平台”,通过科技手段追踪和保护濒危大型猫科动物。

据哈工大大数据集团副总裁李福泉介绍,该系统平台由基础设施、数据智能、业务平台、可视化平台构成,可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态环境、动物种群、动物个体的研究。利用物联网感知、大数据与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该平台可建立以体态、步态、颜色、皮毛花纹为主要识别要素的个体识别模型。同时对静态图片、动态影像资料等进行人工智能生物个体识别,针对影像数据识别框选出疑似东北虎、东北豹、猎物个体的图像范围,并实时标注个体识别结果、个体识别相似度等。

这一平台还将为野生动物跨境协同保护提供服务。通过对东北虎豹以及猎物的个体与种群跟踪监测,该平台可建立野生动物活动监测“一张图”,一览区域内野生动物活动。同时建立东北虎豹个体数据库,为野生东北虎豹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还可通过建立区域性宏观大数据,助力研究生态环境改变与物种发展之间关系。

“数据,让我们更懂野生动物。”李福泉说,未来将利用更多科技成果驱动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构建野生动物保护的数据智能时代。

(杨思琪 谢剑飞)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