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湖南郴州火柴厂职工发扬“一厘钱精神”,在两分钱的火柴生产中挖掘节约潜力,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木材和资金。新华社记者 宁光前 摄
2016年10月18日,机器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焊接车间生产线上工作。在这里,只需51秒就能组装下线一辆汽车。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河北沧州,有一座叫泊头的小县城,因大运河漕运兴起而得名。这里出产的“泊头火柴”曾经家喻户晓。
“我十几岁就开始糊火柴盒,100个火柴盒能挣5分钱加工费。”家住泊头的83岁老人王广义说,到泊头火柴厂领材料,回家手工贴火柴盒,曾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上世纪50年代,泊头人几乎家家户户糊火柴盒。家里人多的就分工协作,有挥刷子刷糨糊的,有把纸折边成形的,有借助蜡模糊出盒底的。所有工序完成后,拿到门外晾晒,再用包袱皮扎起来,送回厂里。
泊头火柴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是全国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之一。1950年5月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工厂产能迅速增加,最高达到日产700万盒,逐步成为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
以泊头火柴厂为代表的国内火柴企业,改写了中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
为什么叫“洋火”?清朝道光年间,火柴作为高档礼品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到了20世纪初,日本火柴几乎独占中国市场。数据显示,当时中国每年消费日本火柴约值白银一千万两以上。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这样讲述当时的情形:“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书中又进一步解释,“洋火”其实就是火柴,“洋油”是用来点灯的煤油,“洋灰”是水泥,而“洋钉”是钉木板用的小钉子。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的实力和制造技术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70年前的中国,工业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1956年6月发表在《长江文艺》的儿歌《小燕子》,就用“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的歌词,描绘出人们对工业化的期盼。
实现工业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使命。从“一五”计划起步,新中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然而,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制造业仍以工业产品为主,生活消费品严重短缺。一面是“老三件”票证的“一票难求”,一面是工厂生产效率的停滞不前,压抑许久的社会生产力等待着释放的时机。
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为中国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改革,打破了僵化的体制,使企业迸发出新活力;开放,带来了外国资金和技术,更拓展了市场空间。觉醒后的中国制造业日夜兼程,从人们最熟悉的日用品开始,把皮鞋、T恤、眼镜、网球拍一个个做成世界第一,“中国制造”激荡全球。
全世界的圣诞节都离不开“中国制造”。600多家圣诞用品销售厂商聚集在义乌市福田二区的临街商铺里,组成了被称为中国“圣诞村”的全球最大圣诞用品集散地。“全球市场三分之二的圣诞用品,从福田二区被销往世界的不同角落”,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勤亮说。
义乌的“圣诞季”从每年圣诞节结束开始。为了摸准顾客喜好,圣诞节一过,义乌商家就会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市场分析,派出设计团队关注各大时装周动态,了解即将流行的服饰款式、颜色、材质,从中寻找商机。4月开始,世界各地的采购商陆续来到义乌看样、下单。6到9月是销售旺季,展示厅挤满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采购商,而他们也惊诧于中国人对圣诞用品的推陈出新:五颜六色的圣诞球穿成一串、系上蝴蝶结,空心的圣诞花环中间用丝带绑上礼物盒,圣诞老人的外套被换成不同材质。在这里,大客户批发圣诞树不按棵算,而按集装箱货柜算,一个货柜能塞下约2000棵圣诞树。
在义乌人看来,“圣诞村”的兴起是一种必然。从上世纪80年代,这座浙江小城就开始向全世界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装饰品、家用品、内衣和汽车零配件,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转运中心。义乌的店铺往往对应一家或几家工厂,“前店后厂”“厂街对接”,打造出圣诞用品生产、销售、包装的完整产业链。采购商拿到的货物无需任何二次加工,连条形码、客商公司LOGO都已印好,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
中国制造背后,是中国勤劳和中国智慧。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并保持至今。
“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局出发,从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能否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高度出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8月20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10多只形态各异的机械臂在架子鼓、电子琴、吉他、钢琴等6种乐器面前,现场演奏《歌唱祖国》,旁边还有机器人伴舞。
这支“乐队”来自格力,成员都是格力研发的多用途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定位精度高达0.02毫米,具有高速、高稳定性特点,可用于装配、焊接、搬运、码垛等领域。
近十年来,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一直领跑全球。而在以前,格力也曾经历过没有自主技术的阵痛。
“电机要买、压缩机要买,没有几样不是买的。最后把部件组装成一个机器,打上牌子销售出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这样回忆以前的空调制造过程。
2001年,格力向国外企业购买技术,经多番努力仍遭拒绝,这让格力人下决心“掌握核心科技”,研发了包括电机和压缩机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
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3年,格力专门成立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2015年升级成独立的智能装备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格力完成了内部生产线的自动化,万人拥有机器人超过240台,生产效率大为提升。”格力智能装备公司总经理陈威介绍。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的变化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中国是个大国,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70年艰苦奋斗,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更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部分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重大装备方面尚存短板,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之路任重道远。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中国制造既面临着新挑战,也拥抱着新机遇。
距离当年泊头火柴厂40公里处的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智能车间内,299台机器人挥舞着灵活的机械手臂搬运、焊接、码件,只需51秒就能组装下线一辆汽车。
(姜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