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考察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

始终把人民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来源:金羊网 2019-09-19 17: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考察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永恒的主题”正是表达了对这一初心使命的坚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的进行时”正是向人民作出的决心承诺。正所谓,初心常坚守,使命长担当。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精准扶贫的实施,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的全面发展,补齐了民生短板,共享了发展成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不断增强,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日益临近。正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决定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我们党永恒的主题。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一定程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促成现实的美好生活,但现实的美好生活又总是生成新的、更高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脱贫不是终点,“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在我们面前。因此,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永远的进行时。

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还是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实现的,而是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长期奋斗的结果。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证。因此,面对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必须时刻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主动投身人民群众之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钉钉子精神为人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金羊网文/邓尤福)

(邓尤福)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