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贵州正安:一把吉他的脱贫路

激光开料、裁边、打磨、调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内,一把把吉他经过多道工序后“整装待发”。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贵州正安:一把吉他的脱贫路

来源:央广网 2019-09-24 20: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激光开料、裁边、打磨、调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内,一把把吉他经过多道工序后“整装待发”。

正安县位于黔渝交界处,占据着中国吉他出口总量的近半数,被称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近日,记者跟随“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产业园时看到,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产业园内一片繁忙。这个在大娄山脉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吉他声中,正生机焕发。

  图为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内景(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出口巴西、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在产业园内,遵义市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传玖指着车间内的吉他告诉记者。

2013年,郑传玖将自己的企业从广州搬回正安县,其公司成为了第一家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在优惠政策和“商带商”的影响下,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56家。

  图为工作人员进行吉他整理工作(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据正安县经济开发区综合股负责人郑周勇介绍,2018年,产业园产销吉他602万把,产值60亿元。2019年,截至7月底,该园区产销吉他386万把,同比增长8%,预计年底将突破700万把,产值将达70亿元以上。

一把吉他漂洋过海奏响了中国制造的曼妙声音,也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利器”。

在郑传玖的公司,141名贫困户在这里工作,每月3000元不等的收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摘掉贫困的帽子。贫困户家庭有孩子考上大学后,每月500元的教育补贴也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郑周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经解决了14178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374人,人均月收入近4000元,带动了6726人稳步脱贫。

  图为等待被打包的吉他(央广网记者 王子衿 摄)

吉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搭建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彩虹桥,正安吉他产业也成为了当地助推脱贫攻坚的大扶贫产业和精准扶贫示范产业。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各项措施构建吉他全产业链和现代化生产体系,并能把吉他工业和文化、旅游、大健康等进行深度融合,为遵义市这个革命老区更多的贫困户提供脱贫致富的机会。”郑周勇说。

(王子衿)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