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中国天眼”一直在加班,成绩骄人!

今年国庆节是“中国天眼”投入24小时全天候观测之后的第一个长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团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跟平常一样忙碌。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因为射电望远镜观测每分每秒都不能错过,有些观测目标眨眼之间就消失了,所以“中国天眼”专门为科学观测安排了值班。

国庆假期,“中国天眼”一直在加班,成绩骄人!

来源:新华社 2019-10-08 15: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国庆节是“中国天眼”投入24小时全天候观测之后的第一个长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团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跟平常一样忙碌。

“要确保望远镜处于最优状态,随时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优化观测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每个子系统都必须坚守岗位。”“中国天眼”调试组控制专业组长孙京海说,他和同事们一直在观测和运维岗位上满负荷工作。

“中国天眼”全景(8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因为射电望远镜观测每分每秒都不能错过,有些观测目标眨眼之间就消失了,所以“中国天眼”专门为科学观测安排了值班。在举国欢庆的假期,“中国天眼”已发现并通过认证了3颗脉冲星,还为9月份新捕捉到的一种重复快速射电暴安排了更多的跟踪观测。

据了解,科学家已经弄清了脉冲星是一种密度极高、自转极快的中子星,但对快速射电暴这种“宇宙深处的神秘电波”,仍在探寻它的起源和物理机制。

“对重复快速射电暴的脉冲进行统计研究,寻找潜在的规律,我们希望弄清这类快速射电暴的本质。”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天眼”观测计划负责人钱磊说。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