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字里有“大”作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反哺“三农”,更是在为未来播种。

“农”字里有“大”作为

来源:金羊网 2019-10-24 20: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这无疑对新时代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念兹在兹,以此为大。从2002年起科技部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到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从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工作先后6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20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地方实践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这项科技兴农富民的新机制展现出了强劲生命力。

“知之深,爱之切。”把农业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产业体系引进偏远山村,把科技服务带到贫困农户......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十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足迹踏遍乡村田坎,将实验室建到田间地头,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就像种子一般,在大地上生根发芽,让“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

提升“三农”的“成色”,才能筑牢全面小康的“根基”。进入新时代,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与20年前相比,我国农村市场经济面貌已有了很大变化,但还需要秉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衷,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农”篇章。也正基于此,科技部将进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和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探索创新,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能干事、有实惠”,加快将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将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反哺“三农”,更是在为未来播种。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地要将其作为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一项关键举措,进一步抓实抓好,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农”字里有“大”作为,广大科技特派员也要秉持初心,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奋力绘就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画卷。(金羊网 文/安子州)

(安子州)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