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较真碰硬”传导责任压力 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新闻发布会。

甘肃张掖“较真碰硬”传导责任压力 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1-06 20: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图为秋日祁连山下山丹马场骏马奔腾。(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1日电 (记者 徐雪杨艳敏)“张掖市高标准组织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造林绿化示范建设,两年完成营造林58万亩,带动全市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面积106万亩,修复‘三化’草地100万亩。”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表示。

  图为张掖市肃南马场滩。(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新闻发布会。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张掖自然生态良好,拥有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6%的面积在张掖境内,有各类湿地25.1万公顷,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图为郁郁葱葱焉支山。(资料图) 杨艳敏 摄

杨维俊介绍说,当地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黑河干流张掖段和境内地表水国家、省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100%,节水型社会建设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省园林城市。

在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方面,张掖市以较真碰硬的督查问责传导责任压力,采取固定督查人员、固定督查区域和每月至少明查1次、暗访1次的“双固定、双督查”方式,持续开展整改整治“回头看”“再巩固”“再提升”,确保旧问题不反弹、新问题不发生。把严肃追责问责作为倒逼整改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2015年9月以来,因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追究责任65人。

  图为云雾下的康乐草原光影如画。(资料图) 杨艳敏 摄

杨维俊表示,通过两年多的整治修复,祁连山保护区张掖段179项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现场整治任务,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退出,矿山环境全面治理恢复;水利水电项目全部整治规范,河道生态基流足额下泄;旅游设施项目完成分类整治,保护区外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改;草原超载问题整治提前完成,祁连山张掖段草原实现草畜平衡;“一地两证”问题妥善解决,林草重叠面积实现权属分明;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人为扰动破坏基本禁绝。(完)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