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影寻声70画】超级稻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不止是数字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再上新台阶,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逐影寻声70画】超级稻

来源:新华网 2019-11-21 13: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逐影寻声70画”系列网评之五十二: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了超级稻育种计划。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这不止是数字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再上新台阶,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保障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把粮食安全紧紧抓在手上,担在肩上,保质、保量、保长远,我们不但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也让我们更有底气应对国际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

出品人:田舒斌

总策划:郭奔胜 周红军

总监制:肖阳 王江

策 划:安传香 李洁琼

监 制:李霞 刘馨蔚

文 案:董璐

制 作:宋鸿飞

新华网评论室 云南频道 联合出品

  延伸阅读:

系列之一:定了!这些“国”字头的标识

系列之二:老字号里的迷人味道

系列之三:白洋淀湖畔的故事

系列之四:上海浦东新区的巨变

系列之五:一座桥,一座城

系列之六:红船精神的传承

系列之七:一个村庄的蝶变,一个国家的飞跃

系列之八:从“闯”路子到“创”天地

系列之九:一桥连三地 同心谱新篇

系列之十:红土地的新魅力

系列之十一:精准扶贫润湘西

系列之十二:守住一江清水

系列之十三:千年古城的“时尚范儿”

系列之十四:“中原粮仓”越变越强

系列之十五:文化“牵”两岸

系列之十六: 红色圣地的新图景

系列之十七:礼仪之邦的新底蕴

系列之十八:陇原新丝语

系列之十九:沙海中筑起“绿色长城”

系列之二十:山水之城的嬗变

系列之二十一:绘就壮美北疆画卷

系列之二十二:“川”越大凉山

系列之二十三:“雄关漫道”变通途

系列之二十四:云之南的多彩魅力

系列之二十五:大开放引领壮乡巨变

系列之二十六:祁连山下绿色“兴”

系列之二十七:“路”见人间奇迹

系列之二十八:天山南北展新颜

系列之二十九:为中国人民的饭碗做贡献

系列之三十:白山松水间的“加速度”

系列之三十一:“工业摇篮”启新程

系列之三十二:请到“天涯海角”来

系列之三十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系列之三十四:京华大地起宏图

系列之三十五:一声宣告 新的纪元

系列之三十六:一部法律 她他平等

系列之三十七:无数突破 无限精彩

系列之三十八:东方巨响 震惊世界

系列之三十九:现在开始做……

系列之四十: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系列之四十一:好制度

系列之四十二:蜀道不再难

系列之四十三:冲顶

系列之四十四:一个先进的“村”

系列之四十五:中国的,世界的

系列之四十六:摘掉“贫油帽”

系列之四十七:有事您呼我

系列之四十八:你是谁 为了谁

系列之四十九:荧屏里的人生

系列之五十:小球推动大球

系列之五十一:中国人的“太空舞步”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