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同心战“疫”,静待花开

三月,本是踏青赏花、沐浴暖阳的好时节,怎奈无情的疫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疫情让这个春天格外漫长、格外寒冷,但我们已经在种种相隔相望、相知相融里,互帮互助、互勉互励,共同看到了春晖。

东湖评论:同心战“疫”,静待花开

来源:荆楚网 2020-03-06 21: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三月,本是踏青赏花、沐浴暖阳的好时节,怎奈无情的疫病,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病毒无情人有情,爱和希望永远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我们对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充满信心。病毒虽暂时阻断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却割不断心与心的同频共振。

病毒可以隔离城市,却隔离不了民族团结。“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题听取并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到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下沉一线、靠前指挥;从“白衣战士”主动请缨逆行而上到人民子弟兵披星戴月驰援战场;从众多勇士在一线奋战到广大居民在家里坚守战斗;各兄弟省份各族人民对口援鄂援汉……“为武汉加油”,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泛的呐喊,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前方后方戮力同心,域内海外和衷共济,一同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病毒可以隔断校园,却隔断不了少年梦想。疫情期间,全国各所学校不得不推迟原定的开学时间,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尽管校园被隔离、师生被隔离,却隔离不了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望和梦想的追求。家里没有网络,14岁的郭翠珠就在村委会门口昏暗的灯光下“借网”学习,他的父亲默默守护在她身边;为了寻找网课信号,16岁的杨秀花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找到一处悬崖边上课,一学就是五六个小时;在武昌方舱医院接受治疗的高三学子黄玉婷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埋头苦学等等。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种种际遇,在这个特殊时期,降服病魔是场大考,发奋学习、掌握本领亦是人生考题。这些凌云壮志的少年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生态度,“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少年如此、国家如此,全民战疫岂能不胜?

病毒可以隔开拥抱,却隔开不了世间温暖。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我们不得不保持身体距离、隔空拥抱。尽管病毒让我们无法感知彼此的体温,却能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无限关爱与温暖。“英雄武汉尽英雄”,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我们忘不了穿着成人纸尿裤连续奋战、席地而卧的医务工作者;忘不了为人代购身上挂满药袋子的社区工作者;忘不了日夜兼程保障物资及时送达赶路的运输突击者;忘不了那些凌晨四点依然忙碌在每一个空旷街头的江城守夜者;忘不了无数像雷锋一样做好人好事不留名的志愿者;忘不了每一位始终坚守在战疫后方、顾全大局的普通武汉市民。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用微光点亮微光。正是无数温暖的微光相聚,才让我们看到了不期而遇的美好和未来可期的曙光!

疫情让这个春天格外漫长、格外寒冷,但我们已经在种种相隔相望、相知相融里,互帮互助、互勉互励,共同看到了春晖。待到万紫千红、江城璀璨时,让我们在古琴台《高山流水》的郁郁葱葱里,互道一声别来无恙!

(张莹)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