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民宿业如何重启

后疫情时期民宿业如何重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4-16 16: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疫情的缓解和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旅游市场逐渐回暖。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国内度假型酒店预订量环比清明节前一周增长120%。相比之下,民宿市场似乎仍然处于冰封期。途家民宿大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期间民宿订单整体仅恢复至去年同期的30%。疫情加速了民宿行业的重新洗牌。根据小猪短租的数据,疫情期间,多数民宿订单面临大量退订、取消。据彭博社报道,此次疫情使得Airbnb(爱彼迎)公司的在华业务较上年下滑了80%。途家则宣布将于2020年4月26日起暂停在20个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直营(途家自营)业务。后疫情时期,民宿行业的复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将结合民宿行业自身的特点和消费者旅游需求的转变,为民宿行业疫后重启以及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提供建议。

一、优化清洁流程

经过这次疫情,消费者的卫生、安全理念会进一步提升。就民宿行业而言,91%的潜在订房者对房间的消毒清洁效果和服务人员的健康情况倍加关注。消费者在出行时会更加看重有安心服务及产品的民宿。因此,民宿经营者应当优化清洁流程,并对卫生清洁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可视化展示,让消费者预定更放心,入住更安心。例如,可以在民宿自有媒体(例如网站、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上公布房间的清洁过程和消毒措施、布草清洗地点以及各项卫生指标等。此外,民宿企业还可以向入住客人提供“入住安心卡”,将房间清洁时间和清洁人员的体温等信息写在卡片上,放置于床头柜、洗手台等显眼的位置。

二、调整空间布局

民宿提供的家庭生活场景和人情味体验是民宿的一大特色。民宿内的共享空间,例如会客厅、公共阳台等方便了民宿客人之间以及客人与民宿主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使得客人在入住民宿的同时能够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趣闻,与当地人或者其他游客沟通,获得难忘的旅行感受。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民宿的社区性和互动性可能会与消费者的需求背道而驰。疫情爆发后,消费者对社会距离和空间的私密性要求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宿经营者需要取消原有的公共区域,因为社交需求依然是消费者入住民宿的基本需求之一。民宿经营者可以通过调整空间布局,增加间隔距离,合理分配公共空间的使用时间等措施帮助客人在享受热闹的同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拓展本地及周边客源

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本地及周边客源将是后疫情时期民宿发展的重要举措。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对远途旅游会更加谨慎。再者,根据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要求,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因此,周边游等短途旅行将成为后疫情时期的市场主流。本地及周边的自由行、亲子游游客在短期内将成为民宿行业的主力客源。民宿经营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团、大众点评等本地生活平台的合作以进一步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客源。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客源结构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例如,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人文特色推出游客体验活动和亲子游项目。此外,自由行和家庭出游的增加将带来更多整合型消费的机会。为了避开人潮,部分游客可能会更倾向于游览不太知名的景点,或者增加对包车游览旅游目的地的需求。顺应此类消费需求,推出“住宿+当地向导”、 “住宿+交通”等定制化的产品可以增强民宿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四、开辟营销新渠道

新媒体将帮助民宿行业开辟营销推广的新渠道。拇指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社区、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成为重要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在后疫情时期的价值不可估量。民宿经营者可以利用“旅游+直播”的模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例如,途家联合酷狗直播打造“云度假”栏目,通过直播来分享民宿体验和周边游攻略。由于引流成本低,转化效果快,民宿经营者还可以借助私域流量,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民宿特色、在线“种草”。

五、谋求多元化经营

突破单一产品和业务的局限,通过充分利用资源的潜在价值来实现多元化发展,可以增强民宿行业抵御风险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对于乡村民宿而言,积极开展当地特产和特色产品营销是一个突破口。另外,此次疫情使得大众对于健康生活方式愈加重视并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这将促进乡村游、生态游、慢旅游等旅游形式的发展。乡村民宿应当抓住机遇,推出依托于民宿同时着眼于养生、康体和关爱大自然的旅游体验产品。对于城市民宿而言,民宿空间的多元化利用将成为其在后疫情时期的生存和发展途径之一。例如,为了满足疫情隔离的需要以及出差、考察等消费群体的需求,城市民宿可以推出中长期租住产品。另外,民宿经营者还可以在淡季将闲置的客房和公共空间共享给其他企业以实现资源置换,例如联合设计、打造民宿婚礼场所和特色民宿摄影场所。

六、完善监管机制

此次疫情是对民宿行业监管机制的考验。爱彼迎、小猪短租、途家、携程、美团等第三方平台是目前游客预定民宿的主要渠道。然而,入住民宿的线上交易和线下体验是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很难实现全程监控。受疫情影响,严格防疫管理成为大势所趋。在此呼吁第三方平台推出民宿防疫自律公约,完善监管机制。民宿经营者应当配合第三方平台,严格检查民宿入住者的健康码信息,加强对消费者的入住安全保障。

此次疫情不仅在公共卫生、安全监管方面给民宿行业敲响了警钟,更对其与不确定性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挑战。然而,疫情对于民宿行业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民宿经营者应当迎合当下消费者需求,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借力新媒体开辟新的营销渠道,谋求多元化发展,以进一步开拓市场,抵御经营风险。此外,民宿经营者应当充分了解和利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积极应对不确定性,把握发展主动权。

作者:

蒋阳阳博士,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

吕岑华,诺丁汉大学商学院(中国)国际管理硕士

(蒋阳阳、吕岑华)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