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菜上门 大厨上镜(逐梦小康)

追梦人:蔡光江,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村民,热爱厨艺,曾经在多地饭店打工。老蔡和李泽贤一起购置食材,手里拿着清单:油麦菜12斤,肉20斤……  蔡光江是重庆黔江本地人,39岁。前期准备工作做完,一晃已到中午,蔡光江吃了一碗面条,便匆匆赶回城里,留下一名徒弟明天主厨。

好菜上门 大厨上镜(逐梦小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05-05 05: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追梦人:蔡光江,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村民,热爱厨艺,曾经在多地饭店打工。如今返乡了,带着一个乡厨团队为村民上门做宴席,还搞起了网络直播。

蔡光江的记事本

我有一个梦想,要让武陵山区的绿色食材走出大山,端上饭桌。

清晨 准备乡村宴席

清晨,东方渐白。明天是个好日子,黑溪镇李泽贤家长子结婚。蔡光江已经穿戴整齐,驱车前往黑溪镇百合居委会。货车上,桌椅碗筷,一应俱全。

蔡光江(见上图,杨敏摄)到镇上时已经天亮,菜市场开始喧闹起来,新鲜的瓜果摆满了菜摊,鱼还在水池里游动。老蔡和李泽贤一起购置食材,手里拿着清单:油麦菜12斤,肉20斤……

蔡光江是重庆黔江本地人,39岁。早些年,他走南闯北,在10多个地方当过厨师,精心学艺。10年前,他回到黔江,逐渐从厨师成为一名老板,有了自己的饭馆。

黔江地处山区,农村范围大。蔡光江承办乡村宴席,还会带着团队上门服务。主厨和几名小工带着全套装备上门,乡亲只需买菜,其余都不用操心。他收费并不高,一桌菜,15个碗,只要40多元。

前期准备工作做完,一晃已到中午,蔡光江吃了一碗面条,便匆匆赶回城里,留下一名徒弟明天主厨。

下午 培训乡厨学徒

才下灶台,又上讲台。下午,蔡光江回到店里开始带徒弟。

“鸭子的脚没摆正。”蔡光江手把手教徒弟摆盘,他对厨艺精益求精,不仅要色香味俱全,摆盘也要精致。他做的鸭子,头、脚都要摆放整齐。

跟他学厨,可没少吃苦。徒弟刚把米放在锅里,练习颠锅技巧,蔡光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锅里放水。徒弟一个不小心就把水泼在了身上。

在蔡光江看来,学厨首先要能吃苦。他也曾有过艰难的学徒生涯,深知乡厨艰辛,还编了几句顺口溜:“配菜把手切,苦痛不停息。终于灶上站,已然非少年。”

艰苦学艺后的蔡光江成了黔江的大厨,他希望培养更多的厨师,让乡亲们吃得更好。但蔡光江的愿望可不止于黔江,他有自己的中国梦,就是把武陵美食越推越广。一次,他到重庆主城吃“黔江鸡杂”,发现是外地人做的,觉得不够正宗,便暗下决心,“黔江鸡杂是我们的招牌菜,一定要做好,让更多外地朋友吃到。”

晚间 直播武陵美食

现在,蔡光江经常琢磨菜谱,制作更多美食。不过,只在黔江教学,影响力终归有限。互联网浪潮下,蔡光江竟成了一名“网红”。

“这就是有名的红脆李,又大又甜。”晚上,忙碌了一天的蔡光江走进工作室,开始直播,口音也切换成了普通话。

在黔江乃至重庆,蔡光江都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红”大厨。在一个视频平台,他每隔几天就制作一个美食视频,已经拥有了100多万粉丝。有时有30多万人同时观看蔡光江做菜,他一个月仅流量分成就有1万多元。

不仅教学厨艺,蔡光江还直播推销食材。几年前,他听到菜农抱怨,“我们的菜种得好,可惜卖不出去。”于是,他又当起推销员,帮助菜农售卖蔬菜水果。

不过,直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年,蔡光江帮助村民推销脆红李,销量很好,可由于天热,寄到一些偏远省份时,部分李子已经坏掉。蔡光江只得一一贴钱补发,“钱是小事,信誉是根本。”

在蔡光江的带动下,还有几名本地厨师也做起了直播。“时代进步了,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位厨师念念不忘,“黔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美景美食样样有。”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5日 07 版)

延伸阅读

(刘新吾)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