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看客”“闻汛而动”是最美的青春模样

”22岁的蔡锞,领取大学毕业证书后立即返回家乡成为防汛志愿者,白天开挖导浸沟、巡堤查险,晚上值守涵闸。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青年的一线去,不畏狂风暴雨,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这就是90后、00后的最美模样。

“不当看客”“闻汛而动”是最美的青春模样

来源:大众网 2020-07-20 19: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00后”闻汛而动。这两天,18岁的张宁成了“网红”。张宁是苏州一中应届毕业生,高考刚结束马上报名做防汛志愿者。风雨中,他配合防汛人员搬运、布置防汛沙袋,并巡视防汛重点区域。他说:“沙袋重量其实还行,不算特别累。”“自己也要出一份力抗击汛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与老一辈相比,90后、00后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他们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宽广的天地、更丰富的想象。当然,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烦恼。年轻人的“不成熟”甚至“毛病”,让一些人生发“一代不如一代”之惑:90后、00后,能行吗?

行不行,关键时刻见真章。18岁的张宁,自愿参加防汛,还曾捐骨髓救母,网友纷纷点赞:“好棒!这才是中国青年!”22岁的蔡锞,领取大学毕业证书后立即返回家乡成为防汛志愿者,白天开挖导浸沟、巡堤查险,晚上值守涵闸。蔡锞说,“大堤是‘家的生命线’,守护大堤就是守护家!”在防汛一线,一大批90后、00后主动投身防汛一线,一支支青年突击队,一大批青年志愿者,向着洪涝冲锋,“洪水不退,我们不退”,哪里有灾害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难事就帮扶在哪里,尽最大努力筑牢“青春堤坝”,让青春在防汛一线绽放芳华。这群可爱的“后浪”,让人刮目相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实践中,到处是青年朝气蓬勃的身影、意气风发的英姿。我们更高兴地看到,无论与病毒赛跑,还是与洪水搏斗,都能看见无数有志青年逆势而上、奋勇向前的坚毅身影,都能听到无数“让我先上”“算我一个”的嘹亮声音。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要体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青年的一线去,不畏狂风暴雨,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这就是90后、00后的最美模样。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当前,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未歇,北方也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降雨仍然偏多,黄河中上游、海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以雨为令,闻汛而动,不做过客、不当看客,在迎难而上中淬炼青春本色,在奋勇担当中实现自我价值,在风雨考验中交出合格答卷,这样的青春才是充实的、温暖的、无悔的,这样的“后浪”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报道)

(孙秀岭)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