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救灾一线筑牢“红色城墙”

一线考察识别,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让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有所作为。汛情就是命令,面对防汛救灾严峻挑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防大汛、抢大险,确保江河安澜、群众安全,筑牢防汛救灾的“红色城墙”。

在防汛救灾一线筑牢“红色城墙”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0-07-21 19: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防汛救灾一线筑牢“红色城墙”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形势十分严峻。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守土有责的政治担当,守护一方平安。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紧紧地与人民团结在一处、战斗在一起,在防汛救灾一线筑牢“红色城墙”,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扬阵地旗帜,筑牢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强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共识、协调各方的作用,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一切力量,推动防灾减灾救灾落地见效。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战场,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以高标准、严要求落细落实各项工作。在防汛宣传、人员调度、应急举措、值班巡查、物资储备等防汛措施上,务必分工明确、密切协作、任务落实、保障有力,切实筑牢防汛救灾后方阵地,立稳“主心骨”。

勇做先锋战士,自觉履职担当,党员干部是“领头雁”。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既是对防汛设施的考验,更是对党员干部应急能力、责任担当的考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汛情当前,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冲在最前面,坚守在最险处,做到哪里有重任、哪里就有党员担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尽责,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冲锋。把防汛救灾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做到信仰值满格、忠诚度满仓、正能量充盈,切实把主题教育锤炼出的党性力量转化为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全力抓好堤防加固、河道清淤、群众转移等各项工作,发挥好“领头雁”作用。

精准考察识别,兼顾激励约束,考核评价是“指挥棒”。防汛救灾一线,既是锻炼干部的“磨刀石”,也是考察检验干部的“试金石”。组织部门要把在防汛救灾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讲政治、顾大局、能力强、作风好的干部识出来、用起来。明确考察标准,始终把政治素质考察放在第一位,看干部在防汛救灾中是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否服从大局、听从指挥,面对困难和危险是否敢于挺身而出、冲在前面,是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灵活考察方式,采取融入式方法,到一线走访了解、实地察看,掌握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注重听取干部群众的评价和意见。强化结果运用,对在防汛救灾中表现优秀的干部,不仅要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还要大胆提拔重用;对表现平平的,要及时分析发现能力素质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加强培养;对工作不力的、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问责、及时调整。一线考察识别,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让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有所作为。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防汛救灾严峻挑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防大汛、抢大险,确保江河安澜、群众安全,筑牢防汛救灾的“红色城墙”。(作者:奚玲玲)

(奚玲玲)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