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列车将以350公里时速穿越海底

汕头湾海底隧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在汕头海湾大桥下游妈屿岛与德洲岛之间下穿汕头湾,隧道全长9781米,是汕汕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施工人员需针对这样的水下环境,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确保隧道结构安全、防水可靠、运营成本可控。

世界首创!列车将以350公里时速穿越海底

来源:中国铁路 2020-08-04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

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迎来“第一炮”

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

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

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隧道进口爆破现场

汕汕铁路

汕(头)汕(尾)铁路, 将与建设中的广汕铁路相接,将广州与惠州、汕尾、汕头等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连接厦深、赣深和广深等铁路,将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形成新的高铁经济带,助推粤东地区的振兴发展,缩短粤东与珠三角之间的发展距离,推动广东省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按照规划,汕汕铁路向东还将连接汕头至漳州铁路,并与杭温、杭台铁路、温福和福厦客专一起,共同构成东南沿海新的高速铁路大能力客运通道。

汕头湾海底隧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在汕头海湾大桥下游妈屿岛与德洲岛之间下穿汕头湾,隧道全长9781米,是汕汕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

汕头湾海底隧道平面图

高烈度地震区穿越密集断层破碎带

汕头湾海底隧道在8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8条为活动断层,为国内外水下隧道之最。

汕头湾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分布示意图

海域高水压环境

该隧道大部分位于高水压风险区域,最大水压可达0.97兆帕,水在这样的强压力下,可形成高达97米的水柱,创国内水下隧道之最。

施工人员需针对这样的水下环境,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确保隧道结构安全、防水可靠、运营成本可控。

海域高等级侵蚀性环境

汕头湾海底隧道因长期赋存于高压海水环境中,隧道结构在承受高水压渗透作用的同时,需要适应强侵蚀环境,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海底隧道环境更为恶劣。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以盾构段为例,要从淤泥质极软地层进入弱风化花岗岩极硬地层,施工人员形象的将这段隧道的开挖过程比喻为“先切豆腐后磨生铁,软硬夹生”。

汕头湾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示意图

海域段困难重重,陆域段也不轻松。外径14.5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北岸滩头地段同样面临严苛挑战:连续复杂地质环境地层,陆续近距离下穿或毗邻穿越沈海高速、中泰立交桥、高压电塔等沿线建筑设施。

施工工法多样

由于隧道建设环境严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同时受到工期制约,该隧道在不同段落共采用了6种工法进行施工,工法复杂多样、工序衔接多变。

  汕头湾海底隧道施工工法示意图

汕头湾海底隧道

在国内外水下隧道、铁路隧道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领域

实现了多方面突破

其在地质构造复杂性、海水压力等级

设计及施工难度

运营标准及风险控制等方面

均给建设者带来了挑战

来源:中国铁路

编辑:张琦琪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