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美国政客的“制裁”把戏注定是白费劲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多位中国政府涉港工作机构负责人和香港特区官员实施所谓制裁。自香港国安法公布以来,一些美国政客就威胁要制裁中方官员。事实上,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恰恰说明这些人士为国家、为香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正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崇高责任,保护着包括750万香港市民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的生命与利益。

国际锐评丨美国政客的“制裁”把戏注定是白费劲

来源:央视网 2020-08-09 19: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多位中国政府涉港工作机构负责人和香港特区官员实施所谓制裁。这是继通过“香港自治法案”之后,美方再次打着“自由”的幌子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公然践踏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然而,世人早就看清,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政客哪里会关心香港民众的权利与自由,分明是在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在香港国安法得到香港民众普遍欢迎的情势下,这些美国政客越是跳得凶,越暴露出他们企图破坏“一国两制”、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居心。他们如跳梁小丑般的可笑表演注定枉费心机。

自香港国安法公布以来,一些美国政客就威胁要制裁中方官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以“一笑置之、嗤之以鼻”来回应,并指出“我在美国没有资产,也不向往到美国”。这次美方所谓制裁使出了冻结资产、禁止交易等卑劣无耻招数。对此,林郑月娥8日代表那些被美国作为目标的同事们表示“无惧任何威吓”。同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表示,“我在国外没有一分钱资产,搞‘制裁’不是白费劲吗?当然,我也可以向特朗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冻结之用。”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表态对那些拿着“制裁”大棒恫吓的美国政客是个绝妙的讽刺。

事实上,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恰恰说明这些人士为国家、为香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正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崇高责任,保护着包括750万香港市民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的生命与利益。

人们看到,去年6月香港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在境外势力策动下,激进暴力犯罪分子疯狂冲击公共机构、瘫痪交通、打砸抢烧、攻击平民,把香港搞得乌烟瘴气,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正如俄罗斯知名汉学家、俄罗斯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所说,香港国安法出台之前,在香港形成了国家安全方面的司法真空,使得香港险些成为滋生恐怖主义和暴徒之地。好在香港国安法及时出台,香江可安。

确实,国家安全立法是一国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各国普遍法律实践。制定香港国安法弥补了香港长期以来存在的法律漏洞,有利于保障香港的长治久安。数百万香港市民自发签名力挺国安法,说明制定国安法深得人心,势在必行。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不少香港市民纷纷表示,感受到了社会气氛的改变,对香港重回繁荣发展轨道充满信心。香港一家餐厅老板郭德英在修例风波中因仗义执言反暴力多次遭到暴徒骚扰,她近日接受采访时说,“香港国安法颁布之后,做生意更加安心,尤其是市民觉得可以很安全地外出了”。这代表了香港市民的共同心声。

事实早已证明:暴徒作恶才是对香港市民权利与自由的侵害,香港国安法正是香港市民生活重回正轨、法治正义得到彰显、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机。这一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在近期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次会议上,70多个国家表态支持香港国安法,敦促有关国家立即停止利用涉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声音和公正立场。

然而,一些美国政客对此置若罔闻,贼心不死地企图再作一搏。从所谓“香港自治法案”到实施所谓“制裁”,这些把“民主”“自由”挂在嘴边的人干的勾当,恰恰是对香港民众“民主”“自由”的侵害与践踏。他们本国有20多部国家安全的法律,却对香港国安法大肆诋毁并实施所谓制裁,活脱脱制造了一场世界驰名“双标”大型翻车事故,可耻又可笑!

事实已经非常清楚,美国一些政客根本不愿看到香港好起来,甚至不管不顾在港1300多家美国企业和8.5万美国人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一国两制”、遏制中国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然而,他们再怎么上蹿下跳,也吓不倒中国人民,反倒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他们的险恶居心与虚张声势。这些人为了私利,把香港作为棋子,不断制造事端,正把中美关系推到十分危险的境地,损害中美两国人民利益。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方绝不会任由美国一小撮政客胡作非为,他们的“制裁”把戏注定是白费劲。奉劝这些人立即停止干涉包括香港事务在内的中国内政,否则必将被时代潮流抛弃,走向穷途末路。(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