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年轻一代:应铭记二战历史、避免悲剧重演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的5月8日,随着纳粹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结束。自此以后,德国各界对战争的反思就不曾停止过——多任领导人在国际公开场合道歉、对二战纳粹战犯的审判追诉仍在持续进行、每年在集中营旧址或是博物馆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德国年轻一代:应铭记二战历史、避免悲剧重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9-05 17: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抗战胜利75周年丨德国年轻一代:应铭记二战历史、避免悲剧重演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的5月8日,随着纳粹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正式结束。自此以后,德国各界对战争的反思就不曾停止过——多任领导人在国际公开场合道歉、对二战纳粹战犯的审判追诉仍在持续进行、每年在集中营旧址或是博物馆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据26岁的阿莱娜·海茨回忆,自己是在初中的课本上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二战的历史。除此之外,学校也会组织八、九年级的学生探访集中营旧址。阿莱娜告诉记者,她的祖母就曾经历过战后流离失所、四处避难的日子,所以家人之间时不时会讨论那段黑暗的时期以及战争带来的巨大危害。在她看来,只有了解和尊重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年轻一代以及未来的一代人都应该继续以史为鉴,绝不能让相同的悲剧再次上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如果能够跟见证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感触会更深一些。比如,可以通过跟家里的祖父母一辈聊这些话题来增强代入感。”

28岁的雷娜·图亨指出,反犹主义其实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从德国社会彻底消失,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民众应该尤其警惕右翼极端分子借阴谋论或是其他幌子进行煽动蛊惑。她说:“很多人认为二战已经结束很久了,反犹主义也早就不存在了。这并不是事实。大家都低估了潜藏的反犹主义随时都有蓄势反扑的风险。所以我们需重点防范极右翼思潮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崛起,通过知识普及来提高他们的敏感性以及辨别与抵制能力。”

20岁的劳拉·施密特注意到,德国的文理高中会更重视二战历史的学习,职业预科和实科中学在这方面则相对欠缺一些:“我觉得除了有必要在所有的中学加强反纳粹教育之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相关内容,从而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正视历史、反省德国在战时犯下的罪行。纳粹的残酷统治和大屠杀是沉重的历史记忆,激发人们对受害者无限的同情。这一点我们从电视上经常播放的纪录片中、在柏林的犹太人纪念碑前都能够感受到。人们很愿意更全面地去了解这段历史,也坚信,它不会重演。”

正如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今年5月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胜利日”75周年活动上所说的,德国无法改变纳粹暴政的黑暗岁月,也不会从历史中得到解脱,但可以带着自我批判的精神铭记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回忆并不是一种负担,忘记才是;承认罪行并不可耻,否认才是。”(总台记者 阮佳闻 李长皓)

(阮佳闻 李长皓)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